近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高层人事调整,刘叶由董事变更为董事长,并新增多位管理人员。
据悉,刘叶此前担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西物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后任党委书记。西物院系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研究机构,专注于可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
除了人事变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还迎来新股东,包括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注册资本也大幅提升,从约35.31亿人民币增至150亿人民币,增幅高达325%。市场再次聚焦这块“未来能源”的潜力。
今年7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法定代表人现为刘叶。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能量回收系统研发、发电技术服务等。
作为推动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主体,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战略重点在于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并计划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人造太阳”不再是科幻,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布局。
核聚变的原理是将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原子核,过程中“损失”的质量转化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远超核裂变。如果说裂变是“啃老”,那聚变就是真正的“自产自销”,并且潜力无限。
聚变能源被视为终极能源形式,具备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多重优势,有望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因此成为全球竞相涌入的赛道。想想看,如果能源不再是瓶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中核集团深耕聚变技术多年,今年3月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这还不够,落地才是王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