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高层人事调整,刘叶由董事变更为董事长,并新增多位管理人员。
据悉,刘叶此前担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西物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后任党委书记。西物院系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研究机构,专注于可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
除了人事变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还迎来新股东,包括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等。注册资本也大幅提升,从约35.31亿人民币增至150亿人民币,增幅高达325%。市场再次聚焦这块“未来能源”的潜力。
今年7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法定代表人现为刘叶。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能量回收系统研发、发电技术服务等。
作为推动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主体,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战略重点在于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并计划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人造太阳”不再是科幻,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布局。
核聚变的原理是将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原子核,过程中“损失”的质量转化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远超核裂变。如果说裂变是“啃老”,那聚变就是真正的“自产自销”,并且潜力无限。
聚变能源被视为终极能源形式,具备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多重优势,有望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因此成为全球竞相涌入的赛道。想想看,如果能源不再是瓶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中核集团深耕聚变技术多年,今年3月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这还不够,落地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