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消息显示,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正在勒紧裤腰带,旧设备“钉子户”现象愈发普遍。
美联储的数据指出,欧美企业生产力差距,很可能与设备投资的差异有关。换句话说,美国企业在硬件更新方面显得有些“抠门”。
受制于经济压力,美国用户对老旧硬件“不离不弃”,这或许拖慢了整体生产力。指望消费者“砸锅卖铁”升级换代?不太现实。
有专家建议,提升设备的可修复性和可升级性,或许是兼顾成本与效率的出路。与其疯狂“军备竞赛”,不如精打细算“修修补补又三年”。
技术供应商Diversified的研究表明,老旧设备造成的加班现象比例高达24%,甚至有88%的员工认为它扼杀了创新。更扎心的是,硬件价格水涨船高,升级换代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研究还发现,钱包的抗议声,让美国用户换机频率远低于预期。
原本计划每16个月换一部手机?现实是,坚持使用22个月,平均29个月才咬牙换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数据显示,美国用户购买新手机的中位价为634美元,平均600美元。这价格,基本告别了iPhone Pro系列,甚至新款标准机型也得掂量掂量。
目前“钉子户”占比最高的智能手机,是iPhone 13、三星Galaxy S9和iPhone 14。时代的眼泪啊!它们都是“上古时代”的产物了。
2025年11月美国银行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约四分之一的美国家庭将95%以上的收入都砸在了必需品上——食品、住房、汽油、育儿、水电等。剩下的钱?基本告别消费自由。
近三分之一(29%)的低收入家庭成为了“月光族”,而且比例还在持续上升。高收入群体也没好到哪儿去。
有调查显示,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人群中,也有36%自称“月光族”。通胀面前,人人平等!(这或许是唯一的好消息?)
从年龄维度看,千禧一代、X世代等中年群体的“月光”比例也在上升。只能默默祈祷,手里的旧手机再战一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