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吹起“轻薄风”,苹果、三星、华为三大巨头纷纷亮剑,推出各自的轻薄旗舰:iPhone Air、Galaxy S25 Edge 与 Mate 70 Air。然而,市场风向却有些耐人寻味:iPhone Air销量遇冷,三星甚至直接砍掉了Edge系列产线,只有华为Mate 70 Air 逆势热销,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将三款产品摆在一起,差异立现:
iPhone Air:5.6mm铝合金中框+玻璃背板
Galaxy S25 Edge 5.8mm直屏+金属中框
Mate 70 Air 6.6mm 208g直屏+锦纤维材质,设计更显稳重。表面数据上,iPhone Air 以 5.6mm 的极致纤薄领先,但“轻薄”二字并非万能药。消费者购机后普遍会配装保护壳,实际厚度往往超过 8mm,前期宣传的轻薄优势瞬间被削弱。反观 Mate 70 Air,虽然厚了 0.8mm,但却在电池容量和功能完整性上做了更好的平衡,真正诠释了“轻薄有度”的理念。
核心配置:为了“轻”真的值得牺牲这么多吗?
iPhone Air:电池容量仅为 2800–3000mAh,重度用户半天都撑不住,充电宝成了标配。S25 Edge:3900mAh 略有提升,但与主流旗舰机型相比仍然逊色。而 Mate 70 Air 则配备了 6500mAh 的超大容量电池,甚至超越了市面上不少游戏手机。
物理定律告诉我们,极致轻薄与持久续航难以兼得。华为通过采用硅碳负极电池技术,成功在 6.6mm 的轻薄机身内塞入了 6500mAh 的大电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续航焦虑。
影像系统方面,iPhone Air 采用了“祖传”的单摄方案(4800万像素主摄),缺少超广角和长焦镜头,甚至不如一些千元机。S25 Edge 升级为双摄(主摄+超广角),但传感器有所缩水,夜景表现平平。
Mate 70 Air 则搭载了三摄系统(5000万像素主摄 + 1200万像素长焦 + 800万像素超广角微距)+ 红枫原色镜头,支持全焦段拍摄,影像体验优势明显。iPhone Air 连基本的多焦段覆盖都做不到,却敢卖到 7999 元起,被用户戏称为“高价功能机”。
通信方面,iPhone Air 仅支持 eSIM,国内开通流程繁琐,换机换卡体验极差。S25 Edge 支持实体 SIM 卡,但部分版本阉割了双卡功能。Mate 70 Air 采用双实体 SIM 卡槽,支持双卡双待双通,完美契合中国用户的习惯。eSIM 在国内生态尚未成熟,选择iPhone Air前务必三思。
价格与性价比:谁才是真正的“价格屠夫”?
iPhone Air 256GB 版本售价 7999 元。
Galaxy S25 Edge 256GB 版本首发价约 8499 元。
Mate 70 Air 256GB 版本售价 4199 元。
iPhone Air 定价堪比旗舰,但用户体验却可能不如标准版机型。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Air 是 iPhone 17 系列中唯一需求疲软的机型。”
反观 Mate 70 Air,以接近一半的价格,提供了更为均衡的使用体验,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热烈。Mate 70 Air 在轻薄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了黄金分割点。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轻薄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电池、拍照等核心体验为代价。
它没有一味追求毫米级的极致纤薄,而是在 6.6mm 的空间内实现了大电池、三摄、双卡、立体声等完整功能,并且价格亲民。三星虽有心,但技术上稍逊一筹,苹果则彻底误判了市场和用户需求。
轻薄化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但未来的赢家,一定是那些能够在美学设计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品牌。这一次,苹果似乎真的押错了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