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多个媒体报道指出,苹果公司近期推出的一款售价高达1899元的毛线材质iPhone Pocket(长带款)周边产品,引发了线上热议。起初,不少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定价表示质疑,有评论戏称:“这手工活,我妈十分钟就能搞定”。

然而,在关于产品定价合理性的讨论硝烟未散之际互联网上已经涌现出一批“DIY达人”,他们迅速采取行动,直接挑战苹果的“时尚单品”。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花近两千块买官方的,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不仅仅是省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拒绝为“智商税”买单。
有用户声称,自制iPhone Pocket的长款或短款,省下的钱甚至超过3000元。这笔账算下来,颇具吸引力。
话题“织女来活了”迅速蹿红,成为了新一轮的“全民手工运动”。各种DIY版本的iPhone Pocket在社交媒体上争奇斗艳,这些自制作品不仅在款式上不输官方,甚至在创意方面更胜一筹,充满了用户的个性表达。网友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编织技巧和审美能力,实力演绎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


据悉,这款iPhone Pocket是苹果与知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合作的产物,其设计理念源于“一块布”,采用一体式三维编织技术,旨在为iPhone和小型随身物品提供便捷的携带方案。这款产品提供了多种携带方式,包括手持、附着在包上或直接穿戴。短带款有八种颜色可选,售价1299元,而长带款则有三种颜色,定价1899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发布仅仅几天后,iPhone Pocket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价格水涨船高,长款甚至被炒到了2999元,短款也达到了1699元,溢价幅度最高超过千元。这种现象反映了市场对该产品的投机热情。
与此同时,许多电商平台也迅速出现了类似的仿制产品,价格却低廉到60元左右。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引发了关于品牌溢价和产品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