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最新报道,苹果公司正在加速其CEO交接进程——
现任CEO库克可能最早于明年卸任,而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被视为最热门的继任者。

关于库克退位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上个月初,已有外媒爆料苹果正计划进行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管理层调整。
此前被广泛认为是库克继任者的首席运营官(COO)威廉姆斯,已于今年7月卸任,并计划在年底离开苹果。
随着威廉姆斯的离开,John Ternus的名字开始被更频繁地提及。
如果“库克加速让位”的消息属实(截至目前苹果未回应相关置评请求),这意味着一件事——
苹果对现状感到紧迫。
因此,关于“库克接班人”的讨论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甚至一个关于“John Ternus是否能接棒乔布斯库克”的投票,也迅速引发大量关注。
那么,John Tenus到底是谁?他真的能成为苹果的下一任掌舵者吗?
头号种子选手:John Tenus
John Tenus,苹果现任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负责领导公司全部硬件工程团队,涵盖iPhone、iPad、Mac、AirPods等核心产品线。
几乎所有的苹果硬件产品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Tenus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早年曾就职于一家VR眼镜开发公司,后于2001年加入苹果,从产品设计团队做起。
2013年,他升任硬件工程副总裁,2021年晋升为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并直接领导Apple Watch团队。
Tenus主导了iPad全系列产品、最新iPhone机型以及AirPods的研发,也是Mac向自研芯片过渡的关键人物。
2023年CNBC的一次采访让Tenus备受瞩目。他在采访中展现出的全局视野和掌控力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苹果前高管回忆道:
记者不断追问一些超出他职责范围的问题,而他始终镇定自若,回答得像一位总裁(President)。
这种从容面对压力、精准回应挑战的能力,或许正是Tenus深受苹果管理层与同事信赖的原因。
据悉,库克本人对Tenus也十分赏识。前首席硬件设计师Christopher Stringer评价Tenus“从未在被提拔的任何岗位上失败过,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Tenus以善于合作著称,被认为是硬件与软件团队高效协作的桥梁人物。他行事风格务实,习惯直接与工程师沟通问题。
因此,Tenus被同事们视为一位具有凝聚力的人物。
Tenus对工程细节了如指掌,为人正直,不像某些高管那样刻意模仿乔布斯。

至此,库克“头号接班人”的画像逐渐清晰:有深厚硬件背景、性格温和谨慎、善于沟通合作。
而这些特点,也让外界对苹果的权力交接平添了几分期待……
但回望过去14年,库克对苹果的贡献又该如何评价?
库克:执掌苹果的14年
2011年,乔布斯在病重之际,将苹果的接力棒交给了时任COO的库克。
外界对此褒贬不一,不少人质疑这位以供应链见长的“运营高手”能否带领苹果继续创新。
但事实证明,库克也许并非冒险者,但他将苹果的商业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2011至2016年间,iPhone 4S、iPhone 5、iPad等产品持续热销,苹果的赚钱机器全速运转。
短短五年,iPhone销量增长约200%,营收与净利润几乎翻倍,苹果一跃成为全球现金流最充沛的科技公司。
库克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毛利率更高的服务业。
Apple Music、Apple TV+、iCloud、App Store相继推出,为苹果构筑了强大的生态壁垒。
同时,自研M系列芯片开始崭露头角,苹果的软硬件生态被进一步整合,Mac也重返PC行业的顶端。
2022年1月,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
然而,当技术浪潮涌向AI时代,库克的保守作风开始引发争议。
面对汹涌的AI浪潮,苹果似乎行动迟缓,与风口失之交臂,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也未能带来突破。
质疑声随之而来,不少人认为库克的稳健执掌方式难以适应AI技术的快速迭代。
曾经创造市值神话的库克模式,如今似乎成为了苹果迈向AI时代的阻碍。
在此背景下,外界普遍认为苹果迫切需要一位真正懂技术、懂产品的CEO。
John Ternus,正是在当下被苹果“有意”推到聚光灯下的人。
在去年的iPad发布会上,Tenus率先登台主导了新款iPad Pro与iPad Air的发布;今年备受瞩目的iPhone Air,同样由Tenus负责介绍。
更令人意外的是,特努斯还代表公司在欧洲多地进行巡回演讲,谈论苹果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举措,这正是库克长期关注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Ternus今年50岁,与当年库克接任CEO时的年龄相仿。如果他顺利接棒,或将带领苹果前行十年甚至更久,而这种稳定性正是苹果所看重的。
总之,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Ternus接棒库克似乎都是一个合理且符合苹果传统的选择。
而且从最新爆料来看,苹果想要“换帅”的意愿十分强烈。
实际上,只要稍加留意苹果在AI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就能理解这份急迫感。
苹果确实面临挑战
在AI领域,苹果至今仍未摆脱“落后于人”的印象。苹果内部也承认其人工智能“落后行业领导者两年多”。
2023年底,当谷歌已经正式推出Gemini时,苹果才在同一天匆忙推出了开源机器学习框架MLX。
彼时ChatGPT已经爆火,而苹果内部大语言模型Ajax的表现仍无法满足需求。
可以说,苹果在AI领域起步就已落后于谷歌、OpenAI等竞争对手。
为了追赶,苹果将重点押注在Vision Pro和Apple Intelligence上,库克也坚信这两款产品终将取得回报。
但从市场反馈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售价高昂的Vision Pro被用户评价为“买了就吃灰”,Apple Intelligence的AI功能在其他竞品的映衬下显得黯淡。
苹果至今没有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AI解决方案。

除了AI,苹果今年在iPhone Air的销售上也遭遇了阻力。
自9月推出以来,iPhone Air的首销周激活量仅为5万多台,远低于iPhone 17 Pro Max。
据外媒报道,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已经拆除了大部分iPhone Air生产线,预计本月底将停止所有生产。
一系列挑战之下,苹果上个月初就已传出正在筹划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管理层调整。
负责人工智能战略的John Giannandrea可能因Siri项目表现不佳而面临困境;硬件技术主管Johny Srouji或将离职;负责环境与政策事务的Lisa Jackson也在考虑退休。
压力与变动叠加,苹果亟需一次“重新校准”。
因此,当外界再次听到“库克即将退休、Ternus或将接棒”的消息时,才会引发如此高的关注。
所有迹象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
苹果,真的到了需要加速前进的时刻了。
苹果,面临挑战,也需要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