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平板市场再次迎来焦点,核心玩家深度关注的M5 iPad Pro与M3 iPad Air在产品策略上差异愈发明显,这无疑让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新的抉择:两款产品究竟有何不同?哪款更适合自己的需求?

今年早些时候,Apple发布了搭载M3芯片的iPad Air,相较于其前代(在2024年升级至M2芯片并支持Apple Pencil悬停功能)而言,这次更新更多是性能上的常规迭代。而最新的iPad Pro型号,则不仅搭载了M5芯片,还在去年大刀阔斧的重新设计(引入更轻薄的机身和OLED显示屏)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进一步拉开了与iPad Air的距离。
那么问题来了:是为了节约预算而选择iPad Air,还是为追求顶级性能和功能而投资iPad Pro?以下我们将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 iPad Air (M3, 2025) | iPad Pro (M5, 2025) |
|---|---|
| Liquid Retina 显示屏 (LED 背光,IPS 技术) | Ultra Retina XDR 显示屏 (Tandem OLED) |
|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最高达 120Hz) | |
| 11 英寸型号 SDR 亮度: 最高 500 尼特 13 英寸型号 SDR 亮度: 最高 600 尼特 |
SDR 亮度: 最高 1,000 尼特 XDR 亮度: 全屏最高 1,000 尼特,峰值 1,600 尼特 (仅限 HDR 内容) |
| 1TB 和 2TB 型号可选配纳米纹理显示屏玻璃 | |
| 支持驱动 60Hz 外接显示器 | 支持驱动最高 120Hz 外接显示器 |
| 支持自适应同步 (Adaptive Sync) | |
| M3 芯片 | M5 芯片 |
| 采用台积电第一代 3nm 工艺 (N3) | 采用台积电第三代 3nm 工艺 (N3P) |
| 基于 iPhone 15 Pro (2023) 的 A17 Pro 芯片 | 基于 iPhone 17 Pro (2025) 的 A19 Pro 芯片 |
| 8 核中央处理器 (4 性能核 + 4 能效核) | 最高 10 核中央处理器 (4 性能核 + 6 能效核) |
| 9 核图形处理器 | 10 核图形处理器 |
| 每个图形处理器核心集成神经网络加速器 | |
| Metal 4 开发者 API | 支持 Tensor API 的 Metal 4 开发者 API,用于编程图形处理器神经网络加速器 |
| LPDDR5 内存 | LPDDR5X 内存 |
| 8GB 内存 | 256GB 和 512GB 型号: 12GB 内存 1TB 和 2TB 型号: 16GB 内存 |
| 100 GB/s 内存带宽 | 153 GB/s 统一内存带宽 |
| 专用显示引擎 | |
| 第一代光线追踪引擎 | 第三代光线追踪引擎 |
| 第一代动态缓存 | 第二代动态缓存 |
| 着色器核心 | 增强型着色器核心 |
| 标准功耗效率的图形处理器 | 更高能效的图形处理器: 在显著降低功耗的同时保持性能 |
| 通过石墨片和铜改善散热设计 | |
| 博通 Wi-Fi 和蓝牙芯片 | N1 芯片 |
| 蓝牙 5.3 | 蓝牙 6 |
| Wi-Fi 6E 连接 | Wi-Fi 7 连接 |
| 高通骁龙 5G 调制解调器 (仅限蜂窝网络型号) | C1X 芯片 (仅限蜂窝网络型号) |
| 顶部按钮集成触控 ID | 原深感摄像头系统支持面容 ID |
| 人像模式支持先进的焦外成像和景深控制 | |
| 人像光效支持六种效果 (自然光、摄影室灯光、轮廓光、舞台光、单色舞台光、高调单色光) | |
| 动话表情和拟我表情 | |
| 激光雷达扫描仪 | |
| 自适应原彩闪光灯 | |
| 后置环境光传感器 | |
| ProRes 视频录制最高可达 4K 30fps (256GB 容量型号为 1080p 30fps) | |
| 外录时 ProRes 视频录制最高可达 4K 60fps | |
| 两个麦克风 | 四个录音棚级麦克风 |
| 音频变焦 | |
| 立体声录制 | |
| 横向立体声扬声器 | 四扬声器音频 |
| 重量: 462 克或 617 克 | 重量 444 克或 579 克 |
| 厚度: 6.1 毫米 | 厚度: 5.3 毫米或 5.1 毫米 |
| 支持快速充电 (11 英寸型号使用 60W 或更高功率适配器可在 30 分钟内充满 50%,13 英寸型号为 35 分钟) | |
| USB-C 接口 | 支持雷雳/USB 4 的 USB-C 接口 |
| 支持 iPad Air 妙控键盘 | 支持 iPad Pro 妙控键盘 |
| 128GB, 256GB, 512GB, 或 1TB 存储 | 256GB, 512GB, 1TB, 或 2TB 存储 |
| SSD 读写速度最高提升 2 倍 | |
| 可选配色: 深空灰色、星光色、紫色和蓝色 | 可选配色: 深空黑和银色 |
| 起售价 $599 (约合 4500 人民币) | 起售价 $999 (约合 7500 人民币) |
综合来看,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iPad Air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考虑到其售价与iPad Pro之间高达数千元人民币的差价,仅仅为了获得面容ID、更薄的机身、四扬声器系统以及支持120Hz刷新率的ProMotion OLED显示屏,这样的投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并非绝对必要。
iPad Pro所拥有的一些高级特性,例如激光雷达扫描仪、最高达16GB的内存以及雷雳端口连接,其应用价值更倾向于特定的专业用户群体。对于日常使用而言,这些高端功能可能难以被彻底利用。即便是自适应同步和音频变焦等特性,对许多用户来说也没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对于那些明确需要大容量内存、存储、磨砂显示屏、雷雳连接,以及为HDR内容优化OLED显示屏的专业人士,iPad Pro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即使是那些追求“专业级消费”体验的用户,他们可能仅仅是想拥有最好的iPad。M5 iPad Pro提供的120Hz ProMotion屏幕带来的流畅滚动和游戏体验、极致轻薄的工业设计、OLED显示屏带来的深邃黑色和鲜艳色彩,以及自适应原彩闪光灯在文档扫描上的优势,这些虽非必需,但无疑能带来更愉悦的使用感受。
排除这些特定需求,iPad Air依然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需求。它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全面屏设计,搭载了性能强劲的M3芯片,还提供了USB-C接口和5G连接等实用功能,并兼容Apple的核心配件,而其售价远低于iPad Pro。
据最新消息称,搭载M4芯片的新一代iPad Air正在开发中,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发布。如果消费者不急于购买,可以考虑等待这款新品。预计新芯片将是主要升级点,其他方面的功能和改进可能不会有太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