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据 Barchart 数据显示,OnlyFans 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员工创收效率上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这家以内容订阅为主的平台,愣是做到了人均创收 **3760万美元**,直接把一众科技大佬甩在了身后。</p>
具体有多夸张呢?英伟达的人均创收是360万美元,苹果是240万美元,Meta是220万美元,谷歌是190万美元,而OpenAI和微软都是110万美元。这数据一摆出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这个指标考察的是一家公司的运营效率,或者说“赚钱能力”。虽然 OnlyFans 在人均创收上傲视群雄,但总营收方面距离科技巨头们还有一段路要走。2023年,OnlyFans的年营收为13亿美元,和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亿的公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关键在于,OnlyFans 仅仅雇佣了 **42名全职员工**,就运营着一个拥有 **210万创作者** 的庞大生态系统。这背后靠的是什么?
简单来说,OnlyFans 提供平台和支付系统,创作者负责生产内容,然后平台从订阅、付费内容和打赏中 **抽成20%,创作者拿走80%**。这种“轻资产”模式,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用户自己生产内容、平台坐享其成,这才是 OnlyFans 能够用这么点人,创造如此惊人营收的关键。
这种去中心化、创作者驱动的模式,无疑为其他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比起砸钱搞研发、拼硬件,有时候“借力打力”也能创造奇迹。
当然,OnlyFans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成人内容市场。虽然平台也在尝试拓展其他内容领域,但成人内容仍然是其流量支柱。这也意味着,OnlyFans 在内容审核、合规监管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未来如何平衡发展,将是 OnlyFans 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Like (0)
iOS 26.1 全新方式带回 2007 年经典功能
Previous
2025年11月1日 上午5:04
邓亚萍福耀科技大学开讲:不催卷,但别怕失败
Next
2025年11月1日 上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