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为其首款可折叠 iPhone 累积零部件库存,预示着这款备受期待的设备可能在明年推出。

据相关 KOL 表示,苹果正积极储备为其传闻已久的可折叠 iPhone(暂定名为“iPhone Fold”)所需的关键部件。尽管该消息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但可以合理推测,苹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先进部件的供应,其中可能包括可折叠 OLED 显示屏、钛金属边框以及据称结合了不锈钢和液态金属的复杂铰链组件。
此举强烈暗示,苹果已进入至关重要的预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供应商会逐步提升产量,为后续的大规模量产做准备。考虑到部分关键组件可能存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和较高的初期良品率挑战,提前备货有助于显著降低项目风险,并确保产品上市的顺利推进。
据现有信息,苹果的可折叠 iPhone 在设计理念上与三星 Galaxy Z Fold 有相似之处,将采用书本式折叠机制,而非三星 Galaxy Z Flip 那样的翻盖式设计。这表明苹果在探索可折叠形态时,更倾向于提供更大的展开屏幕尺寸和类似平板的使用体验。
具体来看,当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用户将通过一块 5.5 英寸的外屏进行交互,这块屏幕的尺寸和功能体验与常规 iPhone 屏幕相似,保证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而当设备展开后,一块更大的 7.8 英寸屏幕将呈现在用户面前,提供堪比 iPad 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值得关注的是,有传言称这块内屏将实现“几乎无折痕”的显示效果,甚至有消息指出其可能集成屏下摄像头技术。而外屏则可能采用打孔摄像头设计,生物识别方面,Face ID 可能被集成在侧边按键的 Touch ID 所取代。此外,设备背面还将配备双摄像头系统,以满足用户的摄影需求。
关于机身材质,分析师 Jeff Pu 曾指出,可折叠 iPhone 的边框将由钛金属和铝材混合制成。而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则认为,苹果会采用多种材料,但主要材料将是钛金属和不锈钢。郭明錤进一步推测,为了极致的耐用性,部分铰链组件甚至可能采用液态金属材质,这种新型材料的引入有望大幅提升设备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据传闻,折叠状态下的 iPhone 厚度可能薄至 4.5 毫米,甚至比“iPhone Air”更为纤薄。正因如此,钛金属材质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有效防止设备出现弯曲变形等问题。可折叠设备所面临的屏幕和机械工程挑战是现有 iPhone 无法比拟的,苹果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前期铺垫,无疑表明其首款可折叠设备正逐步走向现实。这款备受瞩目的 iPhone Fold 有望成为 iPhone 18 系列产品线的一部分,预计于 2026 年 9 月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