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公司正式在其自助维修商店中,面向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爱尔兰、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典、瑞士等多个欧洲国家,开放了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的维修零件订购服务。这标志着苹果在“人人可修”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开放的零件种类涵盖了这四款iPhone新品的显示屏、电池、摄像头、机身外壳、扬声器以及主逻辑板等核心部件。此外,苹果还为用户提供了为期七天的iPhone工具包租赁服务,在美国地区的租金为49美元,这无疑降低了普通用户进行自助维修的门槛。对于那些希望亲自动手为设备“续命”的用户来说,官方提供的原厂零件和专业工具无疑是最佳选择。
为了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完成维修,苹果官网也同步提供了详细的设备维修手册,手把手指导用户进行操作。这套手册内容详尽,不仅包含了拆卸、更换、组装等步骤,还对各部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力求让用户即便没有专业维修背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简单的维修任务。
苹果的自助维修计划于2022年正式启动,旨在为顾客提供原厂零件、工具和维修手册,覆盖了包括特定型号的iPhone、iPad、Mac、Studio Display以及Beats Pill音箱等产品。这一举措的初衷是为了响应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维修权”呼声,让用户拥有更多对自己设备进行维修的自由度。
当然,苹果也明确指出,这项计划“适用于那些对电子设备维修复杂性有经验的个人”。这表明,尽管门槛有所降低,但DIY维修仍需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风险意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尝试自助维修前仍需审慎评估自身的技能水平,并严格按照官方手册进行操作,以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损坏。
从市场角度来看,苹果此举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改善与消费者和维修行业的关系,展现出苹果在可持续发展和用户服务方面的积极姿态。在过去,原厂零件和维修渠道的封闭性一直是用户和第三方维修商诟病苹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助维修计划的推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紧张关系。
其次,开放零件市场也有助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当用户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到原厂零件并自行维修时,设备的报废率可能会随之降低,从而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符合当今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增长的关注。
然而,挑战也并存。尽管提供了详细指南,但专业设备的维修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如何平衡维修的便捷性与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是苹果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此外,第三方维修市场的格局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促使其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有分析认为,未来的设备设计可能会更多地考虑维修的便利性,模块化设计和易于拆卸的结构或将成为行业趋势。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自助维修计划的普及,无疑赋予了他们更多选择权和掌控感。但无论如何,在享受自助维修带来的便利时,用户仍需对潜在风险保持警惕,并量力而行。
总而言之,苹果开放iPhone 17系列设备维修零件订购,是其自助维修计划的又一次拓展。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用户“维修权”的重视,也预示着消费电子产品维修模式可能迎来新的变革。尽管仍有进步空间,但这一举措无疑是朝着更加开放、透明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