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最近,网易游戏账号注销规则引发大量玩家投诉。起因是《第五人格》、《阴阳师》等游戏协议中规定:玩家若超过365天未登录,网易将在通知后注销账号。玩家质疑此举侵犯了其投入的时间和金钱,引发了关于游戏数字资产归属的讨论。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这波节奏的核心在于: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游戏账号,厂商是否有权单方面注销?游戏数据到底算不算虚拟资产,又该归谁所有?

各家游戏厂商的用户协议中,类似条款并不少见。调查显示,米哈游的《原神》、《星穹铁道》、莉莉丝的游戏协议,也都有365天不登录即删号的规定。腾讯相对宽松,设定为三年。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目前,行业普遍做法是将账号、游戏道具等虚拟物品的所有权归平台,玩家仅拥有使用权。用户协议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账号与虚拟物品所有权归平台。2.禁止赠与、出借、转让游戏账号和游戏内物品。3.保留调整、回收、封禁、停运等权利。这意味着,玩家对自己的游戏账号并没有完全的处置权。

即使是买断制游戏,玩家获得的也只是实体载体的所有权和游戏内容的使用许可,而非游戏数据本身。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游戏厂商通常将自己定位为服务提供商,游戏本身被视为一种持续在线的数字内容服务。这种模式背后有其合理性。厂商需要运营游戏,平衡数值,打击外挂,如果所有权归玩家,这些操作可能被视为侵犯私人财产。此外,如果允许玩家自由交易游戏物品,可能导致游戏金融化,引来金融监管风险。

然而,这种模式的另一面是,玩家几乎让渡了所有权利。用户服务协议往往偏向维护企业利益,玩家承担游戏停服、账号被封等风险。例如,游戏账号的继承问题,按照现有条款,账号不能赠与、出借、转让,这与玩家将账号传承给亲友的意愿相悖。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提到“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但并未明确游戏账号的法律性质,这导致了权属认定的难题。法律界对游戏数据的性质存在争议,主要有“物权说”和“债权说”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游戏账号具有独立性、财产性和可支配性,后者则认为游戏运营商和玩家之间是服务合同关系,用户对账号的控制权受到限制。

即使是债权派,也认为长时间未登录游戏账号的情况下,厂商应确保通知到玩家,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时间。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2021年,玩家周某起诉莉莉丝游戏删号条款无效,法院虽支持了其诉求,但同时也认定游戏道具归莉莉丝公司所有。同年,腾讯起诉多家游戏交易平台,认为其侵犯了腾讯的虚拟资产所有权,但结果并未公开。在日本,游戏厂商曾试图禁止二手游戏交易,但最终败诉。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游戏作为一种著作权作品,与传统著作权产品不同,它需要玩家付出劳动、时间和金钱,逐渐获得增值。玩家因此认为自己是游戏账号的主人,但绝对的所有权可能对游戏平衡和秩序带来负面影响。法律正在模糊出一个中间地带,在某些案例中,游戏账号和虚拟物品已被判决可以作为继承财产。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随着中国游戏玩家数量超过7亿,数字资产的归属权问题亟待解决。未来,玩家有望获得更多尊重和保障,真正拥有自己在游戏中所创造的资产和价值。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你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为啥厂商宁愿挨骂 也不让游戏账号归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10月3日 下午11:37
Next 2025年10月4日 上午12: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