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9月30日消息,新能源车自燃问题一直是悬在车企和消费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解决思路层出不穷,有的死磕电池材料,有的则另辟蹊径,试图在整车设计上做文章,比如下面这个颇具争议的方案。
近日,国内某公司提出了一项颇为激进的解决方案: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如果动力电池高压包起火,系统可以将低压电池“临危受命”转换为高压,同时将着火的电池包直接弹出车身,上演一出“金蝉脱壳”。
这种“断尾求生”式的思路并非首次出现。此前,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就曾联合均胜电子推出过类似的电池弹射技术,同样引发过不小的争议。
根据介绍,该技术目标是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的瞬间,于1秒内将问题电池“请”出车厢,实现车电分离。弹出机构采用与安全气囊类似的气体发生器作为动力,力求将电池精准投掷至车身外3-6米的安全区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略显骨感。此前的演示中,弹射出的电池不仅未能“安全着陆”,反而引燃了附近的绿化带,原本为了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反而制造了新的安全隐患,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质疑。
这种“壮士断腕”式的电池安全方案,其核心在于将风险转移——从车内转移至车外。然而,高速行驶的车辆抛出的电池包,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无疑是需要审慎评估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