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前日发布会亮点颇多,将产品线拓展至标准、Pro、Pro Max三款,意图直指苹果,颇有田忌赛马之意。
小米近年在6.3寸“小屏”市场取得显著成功,其他厂商纷纷效仿,甚至苹果也顺应潮流,将高刷屏下放至标准版,使其成为市场热点。
小米如何应对?答案尽在小米17 Pro。
结论先行:小米17 Pro延续了小米在“轻参数重体验”上的探索,日常使用体验流畅,但背屏的加入使其与苹果的简约风格有所区分。
接下来,深入分析4999元起售的小米17 Pro。
# 性能&系统
先聊聊备受关注的处理器升级,再谈背屏。
小米17 Pro依旧首发高通最新旗舰处理器:骁龙8 Elite Gen5。
高通此举旨在简化产品线,避免命名混乱,统一使用Gen 5命名。
跑分显示,骁龙8 Elite Gen5的CPU性能可与A19 Pro一较高下,单核差距甚微,多核性能持平,较上一代8 Elite提升约17%。
尽管高通在图形性能方面具有传统优势,但苹果A19的GPU性能提升显著。
在游戏表现方面,我们进行了测试,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在高画质下均能流畅运行,且功耗和温度控制良好。
对于HyperOS 3,其优化已不构成性能瓶颈,与骁龙8 Elite Gen 5的组合可提供流畅的日常体验。
# 影像
在影像方面,小米的策略与苹果相似,追求均衡而非极致参数。
小米更注重“水桶旗舰”的概念,强调手机作为整体的使用体验,而不仅是拍照工具。
小米17 Pro影像配置参数
小米17 Pro采用了类似OPPO Find X8的倒置潜望镜,以在更薄的机身中容纳更长焦段的镜组。
主摄方面,小米17 Pro采用定制版思特威SC590XS传感器,具有1/1.28英寸大底和16.5EV高动态范围,国产传感器的实力不容小觑。
我们对比了小米17 Pro、小米15 Pro 和 iPhone 17 Pro的样张。
在日常拍摄中,小米17 Pro主摄的色彩还原更为准确。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但在某些场景下,不同品牌对色调的倾向有所差异。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在高动态范围场景下,小米17 Pro的暗部细节表现优于上一代。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夜景拍摄时,小米17 Pro在高动态范围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主摄性能提升显著,但长焦镜头有所取舍。倒置镜组虽然实现了更薄的机身和更长焦段,但最近对焦距离略有影响,长焦传感器也从IMX858缩水至JN5。
虽然长焦存在一些折损,但是因5X的远距特质,细节呈现会比iPhone的4X长焦好一些。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测试过程中,小米17 Pro偶发白平衡不准确的情况。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小米从上一代的3X长焦改为 5X 长焦,实际使用中 3X 长焦更容易上手,适用范围也比较5X要广一些。
同时,超广角镜头从JN1更换为OV50M,视角有所缩窄,某种程度上是降级了。
对比样张显示,小米17 Pro的超广角照片宏伟感有所降低。
从左到右分别为小米 17 Pro、小米 15 Pro、iPhone 17 Pro
向左滑动
此外,超广角镜头位置设计不当,容易遮挡手指,不过,也可以理解为放弃超广角换取更大电池空间。
# 屏幕&外观&手感
小米17 Pro的屏幕和外观设计也值得关注。
该机采用6.3寸高质量屏幕,纵横比与iPhone相似,采用M10技术和新型红色发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