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英特尔与苹果公司近期就深化合作事宜展开了探讨。此次对话的契机是英特尔向苹果抛出了潜在投资的橄榄枝。尽管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但这一举动本身就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intel core ultra

分析英特尔此举的深层原因,不难发现其当前的市场困境。近年来,英特尔在与一众芯片制造商的竞争中略显乏力。今年早些时候,公司不得不宣布削减15%的员工,并取消在欧洲建设工厂的计划,这无疑是其业务调整的强烈信号。而在今年8月,美国政府向英特尔注资9.9%,旨在加速推进英特尔俄亥俄州的制造计划,这表明政府层面也对其战略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一系列事件,都为英特尔寻求外部投资和合作埋下了伏笔。

英特尔积极寻求外部支持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继美国政府注资后,英伟达也宣布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用于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芯片的研发。随后,日本软银集团也投入了20亿美元。据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目前正积极接触多家公司,寻求更多投资和潜在的合作机会。这反映出英特尔试图通过多方合作来缓解资金压力,并寻求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的战略意图。

回顾历史,苹果与英特尔曾是紧密的合作伙伴。在2020年转向自研Apple Silicon芯片之前,苹果Mac系列产品一直采用英特尔设计的芯片。这种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关系,不仅铸就了Mac的辉煌,也见证了PC行业的诸多变革。然而,随着苹果对自研技术路径的坚定选择,这种传统的芯片供应模式宣告终结。目前,苹果所有芯片均由台积电(TSMC)代工生产,标志着其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高度自主。

此外,苹果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也曾在5G调制解调器芯片领域有过一次尝试。当时,苹果旨在摆脱对高通技术的依赖,寻求与英特尔共同开发5G解决方案。然而,英特尔在调制解调器芯片的制造上未能达到苹果严苛的标准,导致合作最终破裂。此后,英特尔彻底退出了5G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并最终将其调制解调器业务出售给苹果。这段曲折的合作经历,折射出苹果对核心部件性能和自主可控能力的极致追求。

从当前的行业格局和技术路线来看,苹果不太可能再次转回使用英特尔芯片作为其核心处理器。自研芯片的成功,已为苹果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生态优势。因此,两家公司未来可能建立的合作关系,或许会在更广阔的层面展开。例如,苹果虽然所有芯片均由台积电代工,但某些非核心部件或特定制造工艺仍有可能委托英特尔代工。这种合作模式,既能发挥英特尔在制造领域的优势,又能规避苹果在核心技术上对外部的依赖。此外,随着技术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双方也可能在未来的AI、云计算或其他新兴技术领域寻求协同发展,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机遇。这种战略层面的合作,将远超简单的零部件采购,有望为双方带来更深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