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拆解机构iFixit今日对iPhone Air的MagSafe外接电池进行了细致拆解,这款配件专为iPhone Air设计,其内部构造揭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iFixit在拆解过程中发现,这款外接电池内部的电池形状颇为独特。据此,iFixit推测,苹果有可能在iPhone Air本身和iPhone Air的MagSafe外接电池中使用了同一型号的电池。
通过对比MagSafe外接电池中的电池与苹果在发布iPhone Air时展示的iPhone Air内置电池,两者在外观上确实高度吻合,甚至可能就是完全相同的组件。
这款电池拥有12.26Wh的容量,厚度仅为2.72毫米。考虑到iPhone Air本体的厚度为5.6毫米,这意味着这块电池完全有能力被整合进超薄的iPhone Air内部,为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然而,尽管可能使用了与iPhone Air内置电池相同的电芯,iPhone Air MagSafe外接电池在为iPhone Air充电时,却只能将其电量充至65%。这并非电池容量不足,而是无线充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能量损耗所致。无线充电的效率通常低于有线充电,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导致实际传输到设备中的电量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MagSafe外接电池的整体厚度要大于iPhone Air。iFixit猜测,这个尺寸可能是确保其作为一款实用产品所需的最小体积。在结构保护方面,外接电池内部的电芯被塑料包裹,但它并未采用与iPhone Air本体相同的钛金属框架,这可能也是为了控制成本和整体重量的考量。
从技术角度分析,苹果选择在两款产品中复用同一电池模块,可能出于多种原因。一方面,这有助于简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电池组件的采购成本和库存压力;另一方面,统一的电池规格也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但这也引出了一个疑问:如果电池本身性能足够,为何外接电池的充电效率和最终充电量会有所限制?除了无线充电损耗,可能还涉及到苹果对电池健康管理策略的考量。为了延长电池寿命,系统可能会限制充电电流和最高充电百分比,尤其是在无线充电这种伴随一定发热的场景下,精细的电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这种设计思路也体现了苹果在产品形态与功能平衡上的取舍。iPhone Air以“Air”命名,暗示了其极致轻薄的定位。在这种设计理念下,任何额外的内部空间都弥足珍贵。因此,复用电池模块,并通过外接配件解决额外续航需求,是兼顾了设备本体轻薄化和用户续航需求的巧妙方案。然而,其有限的充电百分比也提醒用户,外接电池更多是作为应急补充,而非完全替代有线充电体验的解决方案。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对这种特性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管理设备的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