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AI Siri-苹果智能资讯网

美国网球选手吐槽中国菜后遭网友怒批:连夜录视频道歉

美国网球选手吐槽中国菜后遭网友怒批:连夜录视频道歉

9月18日,一桩因文化差异和社交媒体放大的“美食风波”引发了舆论关注。美国网球选手泰勒·汤森德,正备战于深圳举行的2025年比利·简·金杯总决赛。期间,她意外地因几段发布在Instagram上的视频,成为了舆论焦点。

事情的起因是汤森德对赛事酒店自助餐中几道中国菜的“另类点评”。据她发布的视频显示,她对诸如花胶烧甲鱼、干锅牛蛙、以及部分鸡内脏和海参等菜品表达了较为负面的看法。

美国网球选手吐槽中国菜后遭网友怒批:连夜录视频道歉

例如,牛蛙被她形容为“有毒、会让人长疣”,甲鱼则被描述为“野生且疯狂”。更直白的评价还有对鸡内脏的描述:“像器官堆在外面”。她在视频中表示,只有面条是“勉强能入口”的选择,并最终给中国食物打了2分(满分10分)。 值得挖掘的是,这或许反映了西方消费者对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内脏类、以及部分食材的接受度问题——这背后潜藏了巨大的市场教育空间。

这些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引发大量批评。网络评论普遍认为她的言论“极其无知、不礼貌”,指责她对不同文化的美食缺乏尊重。更有评论开始质疑其言论是否带有种族歧视色彩,将事件推向了更敏感的层面。此类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言论很容易被放大,并对品牌形象和国家形象产生影响。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汤森德迅速做出了反应。她连夜发布了道歉视频,试图平息事态。

在道歉视频中,她表达了对能够周游世界、体验不同文化的感激之情,强调自己在中国之行和赛事期间收获了美好的体验,并赞扬赛事组织方和所有人都非常友善。她说,自己“真心诚意地为先前的言论道歉,没有任何借口,也无言以对,会以此为戒,变得更好”。

然而,这份道歉并没有完全被接受。部分中国网友认为她的道歉是“迫于舆论压力”,缺乏诚意。也有人质疑她既然不喜欢自助餐的菜品,为何还要选择,认为这种行为略显矛盾。此事也反映了部分消费者对于“道歉”这种公关行为的审视日趋严格,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需要更真诚的态度和更深入的理解。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