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即将发布的iPhone Air,苹果“含果量”严重超标,要进化成纯血自研机了!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数据,iPhone Air的物料成本中,苹果自研零部件占比预计将高达40%,一举超越iPhone 16的29%,刷新苹果自研的新纪录。这意味着啥?这意味着库克是真的想把“卡脖子”扼杀在摇篮里啊!
之前的iPhone 16e,虽然声量不大,但其实是苹果自研的一次“练兵”。它首次搭载了苹果自研的5G基带芯片C1,要知道,全球能玩转5G基带的厂商屈指可数,苹果踏出这一步,意义不小。
而iPhone Air将更进一步,不光用上C1的升级版C1X,还集成了自研Wi-Fi芯片N1。狠,是真狠!苹果这是铁了心要把核心组件都攥在自己手里啊。
要知道,基带芯片这玩意儿,一直以来都是手机通信的命门,技术含量高,专利壁垒也高。过去,苹果在这上面高度依赖高通。高通也很会赚钱,靠着CDMA的核心专利,吃得盆满钵满,即便到了4G、5G时代,苹果也难以完全摆脱高通的技术和专利束缚。
更扎心的是,高通除了卖芯片,还要按手机售价的3%到5%来收专利费,这简直就是从苹果的利润里硬生生挖走一块肉!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苹果早从2010年就开始搞自研,从A系列处理器到今天的基带芯片,一步一个脚印,目标就是“自主可控”。虽然基带研发难度堪称地狱级别,但C1芯片的出现,证明苹果是真的搞成了!
分析师的看法是,iPhone Air和iPhone 16e可不只是产品线里的添头,它们更是苹果新技术的重要“试验田”。先在中端机型上测试自研芯片,收集数据、优化设计,等到时机成熟,再全面应用到旗舰机型上。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强苹果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一箭双雕,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