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AI Siri-苹果智能资讯网

小便门事件海底捞索赔2000万为何难获支持 法院解答

小便门事件海底捞索赔2000万为何难获支持 法院解答

9月14日消息,一场年初发生的“海底捞小便门”事件,终于划上了句号。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日前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原告为四川某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为唐某、吴某及双方父母。

判决结果显示,被告方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公开向海底捞道歉。同时,唐某和吴某的父母需赔偿海底捞餐具损耗费、清洗消毒费、经营损失与商誉损失以及维权开支,总计220万元。

回顾案情,今年2月份,两名未成年人唐某和吴某在海底捞门店包间消费后,上演了一出“火锅加料”的闹剧——站上餐桌往火锅里小便,并拍摄视频记录。这波操作,颇有些“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

事发后,海底捞迅速反应,发布道歉声明,销毁涉事门店所有餐具,进行深度消毒,并对事发时段至消毒期间的 4109 单客户进行全额退款,外加订单金额十倍的现金补偿。这波“壕”气操作,一度引发热议。

然而,海底捞并非止步于此。仅仅两天后,便将唐某、吴某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索赔高达2325.93万元。这波操作,也让不少人直呼“海底捞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不过,法院并未完全支持海底捞的全部诉求。虽然判决被告赔偿了 220 万元,但对于海底捞提出的2000多万元的巨额赔偿,法院并未支持,理由是十倍价款补偿与侵权行为之间缺乏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属于企业自主作出的商业决策。

这起事件,或许能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法定职责。别总觉得孩子还小,犯点错没什么大不了,家庭监管一旦失职,经济赔偿和名誉损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熊孩子背后,往往站着疏于管教的父母啊。

小便门事件海底捞索赔2000万为何难获支持 法院解答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