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 iPhone 17 型号与上一代 iPhone 16 在外观上颇为相似,然而,这款机型目前已在至少一个国家显示出其独特的市场吸引力。

iphone 17 ceramic shield

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在中国知名的电商平台京东上,自预售于周五启动以来,配备 256GB 存储的标准版 iPhone 17 成为所有新 iPhone 机型中预订量最大的产品。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由于中国市场 eSIM 监管审批的问题,全新超薄的 iPhone Air 在中国的预售有所延迟。然而,在美国的苹果在线商店中,大部分 iPhone Air 配置仍然支持 9 月 19 日的首发日送达。因此,即便 iPhone Air 同步开售,入门级 iPhone 17 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可能依然保持领先。

那么,为何这款看似“平淡无奇”的普通版 iPhone 17 能获得如此高的人气?这几乎可以肯定归结于其卓越的“感知价值”。尽管它与上一代 iPhone 16 的起售价(799 美元/5999 元人民币)保持一致,但却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显著升级。它配备了更大的 6.3 英寸显示屏,边框更窄,首次引入了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支持最高 120Hz 刷新,基础存储容量翻倍至 256GB。这些显示方面的改进尤其重要,它们使得基础款 iPhone 在用户体验上更接近 Pro 系列,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

纵观市场,产品的定价策略与技术升级的平衡点往往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iPhone 17 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提供了多项实质性改进,这无疑是其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当前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和实用性日益看重的趋势下,这种“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显得尤为有效。同时,鉴于消费者对屏幕刷新率和存储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升级也恰好命中了用户的痛点,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因此,尽管 iPhone 17 没有采用炫目的全新设计,也不是史上最薄的 iPhone,但它凭借扎实的升级和合理的定价,目前看来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黑马”产品。这种务实的产品策略,或许预示着未来手机市场的一种新趋势:回归产品本质,以实用性和高性价比赢得用户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