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苹果CEO库克在白宫给特朗普送了镀金纪念品,姿态放得挺低,华尔街也纷纷点赞。
同一天,苹果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制造业豪掷1000亿美元,这波操作很可能帮它在芯片关税上开了绿灯。
看似关税危机暂时解除,但消费者恐怕高兴不了太久。下周苹果秋季发布会,钱包估计要遭重。
就算库克再努力,分析师们普遍预测,新款iPhone大概率要涨价了。CounterPoint研究主管Jeff Fieldhack直言:“iPhone涨价的讨论,已经甚嚣尘上。”
早前就有消息称,美国电子产品已经开始涨价,游戏机厂商索尼、微软、任天堂已经先走一步。华尔街不少人猜测,苹果这次也要跟上。
杰富瑞分析师Edison Lee早在7月就预言,iPhone 17的平均售价要涨50美元。
按照目前的爆料,下周的发布会上,苹果预计会推出“iPhone 17”系列,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传说中的iPhone 17 Air。
作为参考,去年的iPhone 16系列起售价分别是:829美元、899美元(Plus)、999美元(Pro)、1199美元(Pro Max)。
如果爆料靠谱,iPhone 17 Air大概会取代之前的Plus版本,牺牲一些相机功能,换取更轻薄的机身。
高盛的分析师认为,更轻薄的设计可能确实有吸引力,但续航缩水之类的妥协,可能会让它在入门级市场竞争中落入下风。
预计Air的定价在899美元左右,和iPhone 16 Plus差不多,但也不排除涨价的可能性。即便如此,Air的价格或许还是会低于三星的薄款Galaxy Edge(1099美元)。
苹果在美国市场定价一直很谨慎,比如Pro系列自2017年以来,起售价一直维持在999美元。当然,历史也证明了他们会灵活调整策略。
2020年,入门级iPhone起售价从699美元涨到829美元;2022年,苹果砍掉了699美元的Mini,推出了899美元的大屏Plus;2023年,Pro Max从1099美元涨到1199美元。
苹果大概率还是会重点宣传新功能,再“顺便”调整价格。更大的屏幕、更大的内存、更快的AI芯片,这些都是涨价的合理理由。
如果今年苹果真的涨价,公司不太可能把锅全甩给关税。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本来就在上涨,摄像头模组、芯片等核心组件的成本也在持续攀升。
IDC分析师Nabila Popal表示,到时候“没人会觉得这是关税的锅”。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涨价方式:砍掉低配版本,逼着用户买更高存储的型号。
简单说,就是取消128GB版本,让256GB起步。这样一来,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可能要多掏100美元。这招苹果去年在Pro Max上就用过了。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苹果下周就会故技重施,他们预测,想买iPhone 17 Pro,至少要准备1099美元。
摩根大通的Samik Chatterjee在报告中写道,“考虑到苹果在美国的投资承诺,市场普遍认为他们能避开关税,所以这次涨价主要跟Pro机型的基础存储配置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