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8月24日消息,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近日率队到访华为深圳总部,共商校企合作大计。看来,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又有了新的风向标。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亲自会见了西交大领导一行,双方就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要知道,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当下,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据了解,任正非在会谈中特别强调了以数学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对于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他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探索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这无疑给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并表示华为公司通过开放全球产业需求、设立专项竞赛等机制,积极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显然,华为正在积极搭建平台,试图将高校的科研力量与自身的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双赢。
任正非坚信,中国在技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步伐不可阻挡。 这句话的分量,相信大家都懂的。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人民日报》就刊登了对任正非的专访,其中也透露了不少关键信息。
任正非当时表示,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国内众多芯片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尤其是在化合物半导体方面,更是前景广阔。看来,弯道超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硅基芯片方面,任正非提出“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的思路,并通过集群计算来满足当前的需求。这或许是应对现有技术瓶颈的一种可行方案。毕竟,技术发展总要另辟蹊径。
关于软件,任正非则显得相对乐观。他认为,软件本质上是数学的图形符号和代码,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看来,在软件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当然,他也坦言,困难在于教育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他预测,未来中国将涌现出数百甚至数千种操作系统,为工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领域的进步提供支持。 这也意味着,未来对于软件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