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AI Siri-苹果智能资讯网

看完京东财报,发现外卖真不好干

看完京东财报,发现外卖真不好干

昨天,京东发布了今年的二季度财报,作为“外卖大战”以来首个公布业绩的大厂,这份成绩单颇具风向标意义。

财报数据展现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先说亮点。

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

京东Q2财报解读:外卖烧钱大战几家欢喜几家愁?

京东零售依旧是核心引擎。

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贡献了集团近九成的营收。毛利率也保持了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供应链优势持续稳固。京东零售单季度经营利润高达139亿,经营利润率创下历史新高。

受益于618大促、叠加国家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3C数码家电以及日用百货等品类迎来增长爆发。

尽管难以精确评估外卖业务对电商的直接转化贡献,但二季度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了超过40%的同比增长,外卖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京东物流表现稳健。

二季度收入515.6亿元,贡献经营利润19.58亿。海外仓业务拓展至23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沙特阿拉伯推出快递品牌“JoyExpress”,展现了京东物流的全球化雄心。

零售和物流两大支柱,确保了京东的基本盘稳定。

包含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二季度实现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198.8%。

618期间,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目前,超过150万家商家已入驻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

这种高举高打、以投入换增长的策略,短期内效果显著。

然而,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

虽然新业务板块涵盖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但亏损的主要来源无疑是京东外卖。

自2月份高调宣布入局外卖以来,京东动作频频。

初期主打“零佣金”,并承诺为外卖骑手提供五险一金。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请骑手吃火锅等营销活动,赚足了眼球。

低价咖啡、奶茶以及“超时免单”等优惠活动也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惠。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简单来说,京东收获了关注度和用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一季度,外卖业务尚未完全铺开时,新业务的经营亏损为13.27亿。

随着二季度“外卖大战”全面打响,新业务的亏损飙升至148亿。

相当于每天烧掉1.64亿元,补贴力度惊人。

粗略估算,以日订单量2500万单和百亿亏损计算,平均每单亏损五六元。

这直接导致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一半。

同时,二季度集团整体经营利润也受到拖累,从去年同期的105亿盈利转为亏损近9亿,几乎抵消了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的盈利贡献。

京东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将“推动外卖,向即时零售和B2C电商的交叉销售”。

这意味着,京东希望通过外卖业务带动其他业务的增长,实现协同效应,不能一直依赖零售业务输血。

京东缺席了上个月激烈的“外卖大战”,表明其不打算继续进行恶性补贴竞争。

虽然京东外卖率先挑起战事,但最终选择了观望,将战场留给了美团和淘宝闪购。不过,前期投入已为京东外卖带来了市场声量,后续如何将外卖与即时零售、电商业务结合将是关键。

高盛此前曾预测,今年二季度美团、京东、阿里三家在外卖方面的投入将达到250亿元,并预测从今年7月到明年6月,阿里的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的息税前利润减少250亿元。

结合京东的这份财报,“外卖大战”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最终的赢家可能也难以轻松胜出。

市场拭目以待美团的二季度财报表现。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