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近期获得了一项关于「触敏输入表面」的新专利,试图让Vision Pro头显的光密封圈化身触控板——虽然这听起来更像是工程师们「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脑洞。
作为一个以手势交互为核心的设备,Vision Pro的物理按键确实少得可怜:除了类似Apple Watch的数字表冠,就只有一颗iPhone风格的顶部按键。但在这份最新曝光的专利文件中,苹果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让遮挡环境光的密封衬垫具备触控功能。
光密封圈本是用来隔绝外界干扰的普通部件,现在却要承担输入指令的重任。专利中给出的理由是「需要在不增加设备体积重量的前提下拓展功能」——这种典型的工程师思维,让人想起iPad上的Smart Connector(虽然现在苹果自己都懒得用)。

专利示意图中夸张的形变幅度,更像是实验室里的概念验证(图源:苹果专利文件)
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在头显框架内埋入应变仪检测压力,或在遮光材料中植入织物传感器。前者相当于把整个设备变成巨型Force Touch触控板,后者则试图让用户在盲操时通过滑动密封圈实现操控。
但问题在于:当用户戴着头显时,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操作位置。专利中提出用AR提示标或LED灯引导触控,但这个方案就像在汽车方向盘上装触控按钮——既不可靠又违反直觉。
实际上,现有表冠和按键的组合已经能实现按压、旋转等基础操作。如果未来真如传言所说推出轻量版Vision Pro,移除物理按键或许会让这项专利显得更有价值。但就目前而言,这更像是个「有技术可行性却缺乏实用价值」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专利发明人Darshan R. Kasar已在苹果任职13年,现任Vision Pro产品设计组技术主管。这份专利或许揭示了苹果对「无按钮化」头显的终极想象,但在消费级产品落地前,还是要打个问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