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了吗!

AiSiri网8月6日消息,新浪财经《养老金融透视镜》近期对话上海交大高金学院教授阎志鹏,养老规划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阎志鹏教授的核心观点很简单:养老规划玩的就是“时间杠杆”,越早开始,复利效应越像滚雪球。他甚至抛出一个“扎心”案例:10岁开始每年存1万,连存6年,65岁时能有344万;25岁开始,每年存1万,连存40年,最终却只有280万。

你存了吗!上海交大教授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直言复利效应惊人

听起来像是“赢在起跑线”的金融版?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阎教授建议,20多岁时,年轻人可以激进一点,多配置权益类资产,博取更高的年化收益。

当然,30多岁的朋友们,面临着房贷、车贷、娃的奶粉钱等各种压力,如何平衡养老储备?阎教授给出了一个“30元法则”:每天强制存30元,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一万。按照8%的复利计算,坚持30年,也能积累137.2万元的养老金。

如果实在没时间研究复杂的养老规划,阎教授还给出了一个“默认选项”:50%资金配置到权益类基金(包括国内基金和QDII基金),30%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剩下20%存定期或买国债。同时,别忘了把房产也算进养老财富里,通过提前还房贷和养老储蓄的动态平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虽说这些建议未必能直接解决每个人的养老焦虑,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养老规划,与其说是财务问题,不如说是时间管理问题。阎教授这番话,让不少人意识到,“延迟满足”的理念,在养老这件事上,依然适用。

背景资料:阎志鹏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MBA项目联席学术主任,曾任职贝莱德建信理财、光大期货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投资策略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8月6日 下午2:58
Next 2025年8月6日 下午5: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