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消息,在韩国,一个西瓜动辄卖到近200元人民币,这背后的经济账值得我们关注。
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雇佣劳动部于8月5日正式宣布,2026年韩国最低时薪将确定为10320韩元(约合人民币53.51元),相比今年上涨了2.9%。
明年最低时薪的涨幅略高于今年的1.7%和2021年的1.5%。按照这一标准计算,韩国的最低月薪(以每月209小时工作时长计算,包含每周40小时工作和8小时带薪休假)将达到2156880韩元(约合人民币11215元),这一标准将覆盖韩国各行业的用人单位。
有数据显示,首尔底层劳动者的月薪大约为9500元人民币,但刚性支出占比超过80%,每月结余不足800元。甚至有观点认为,韩国中产阶级月薪2.5万元,实际生活质量可能还不如中国一线城市月薪2万元的白领。
韩国最低时薪的提升,反映了劳资双方的博弈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韩国的高物价、高房价等结构性问题正在严重削弱普通民众的实际购买力。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韩国市场上每个西瓜的平均售价高达33337韩元(约合人民币173元),同比上涨了17.6%。
此外,一棵大白菜的零售价也飙升至6114韩元(约合人民币31.7元),较上月上涨了惊人的68%。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