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Siri网8月1日消息,有些程序员,代码写得溜,歪心思也动得快。但技术再牛,也架不住法律的制裁。</p>
据央视社会与法报道,国内某知名啤酒企业最近遭遇了一起“技术型”盗窃案,嫌疑人盯上的不是啤酒本身,而是价值*650万*的用户营销活动奖金。
报案方是一家科技公司,他们负责为该啤酒品牌提供线上营销技术支持,简单来说,就是制作那些扫码抽奖的二维码,并负责奖金兑付。
关键就在这里:啤酒厂发现账不对了!正常来说,奖金消耗应该有个合理范围,但这次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预期,负责发钱的账户就像装了个漩涡吸金器,钱嗖嗖地没了。
科技公司感觉不对劲,赶紧报了警。随后,涉事员工李某主动投案,并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这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偷偷修改后台的中奖二维码。他就像开了“上帝视角”,知道哪个码能中奖能领钱。然后,他自己扫,亲戚朋友也发动起来一起扫,扫出来的钱最终都进了他的口袋。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累计盗取了*650万*奖金。直到啤酒企业对账时,发现中奖率高的离谱,才意识到奖金池已经空了一大块。而这笔巨款,大部分被李某挥霍在了日常消费和网络游戏上。
律师解读:李某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职务侵占,他利用职务上的权限,非法占有了公司财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今年2月份,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宣判:被告人李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