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康宁大猩猩玻璃是智能手机的标配,发布会上不提两句,似乎都对不起“旗舰”二字。然而,近几年国产手机厂商们集体转向“自研”,小米的龙晶、华为的昆仑、荣耀的巨犀…个个听起来都更硬核。曾经的行业香饽饽,康宁大猩猩,现在去哪儿了?
想当年,乔布斯用iPhone带火了康宁,让它在手机、平板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康宁这家公司,比你想象的还要传奇。
人家不光服务过乔布斯,爱迪生的灯泡也用它家的玻璃。更牛的是,早在五十多年前,康宁就搞出了世界第一根低损耗光纤,直接奠定了现代通信的基础。
所以,康宁现在到底混得怎么样?
只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康宁不仅没凉,反而活得相当滋润。
首先要明确一点,康宁大猩猩玻璃一直在迭代更新,从一代到六代,再到Victus、Armor、7i,产品线就没断过。前几个月还发布了新一代大猩猩玻璃陶瓷,据说三星Galaxy S25 Edge有望首发。
苹果的超瓷晶面板,也一直与康宁保持着合作。所以,与其说康宁不行了,不如说国产手机厂商选择了另一条路。
更关键的是,大猩猩玻璃在康宁的业务版图中,只是沧海一粟。根据官方数据,康宁2024年核心销售额高达144.69亿美元,同比增长7%;核心净利润1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康宁的核心业务分为五大块:显示科技、环境科技、光通信、生命科学和特殊材料。大猩猩玻璃所在的特殊材料部门,业务范围远不止手机屏幕,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都有康宁的身影。
但即使如此,特殊材料部门的销售额占比也仅为14%。真正的大哥,是光通信业务,贡献了32%的净销售额。
说白了,光通信就是卖光纤光缆。康宁在全球已经铺设了超过50亿公里的光纤,能绕地球12500圈。
之所以能有如此成绩,得益于康宁的先发优势。1970年,康宁就发明了世界第一根低损耗光纤,奠定了其在光纤领域的领导地位。
而且,康宁的光纤质量确实过硬,比如SMF-28® ULL光纤,即使弯曲密集,信号损耗依然极低,保证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距离。
光纤作为基础设施,是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的基石。如今,AI热潮又让康宁抱上了数据中心的大腿。去年二季度,康宁业绩超预期,股价大涨,迎来近三年来的最高点。
另外,显示科技业务(液晶显示屏玻璃基板)也贡献了27%的销售额。总而言之,康宁的业务帝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元和庞大。
至于手机厂商不再强调大猩猩玻璃,一方面是因为屏幕耐摔抗刮已经不是核心卖点;另一方面,国产替代的确分走了一部分市场。
像小米,就曾对比过自家龙晶玻璃与昆仑玻璃、超瓷晶玻璃,数据显示龙晶的维氏硬度更胜一筹。国产屏幕的崛起,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不过,这对康宁来说,也无伤大雅。作为一家多元化的百年老店,康宁的机会多得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