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访华时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H20系列芯片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即将重返中国市场。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摩根士丹利(大摩)紧随其后发布报告,不仅确认了英伟达恢复对华H20芯片销售的计划,更透露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一款全新的AI芯片RTX Pro GPU,并且这款新产品完美规避了美国的出口管制。
作为中国科技巨头,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AT”——无疑是这场芯片风波中的焦点人物。大摩直言不讳地指出,英伟达H20芯片的回归,对这三家公司而言,是一剂强心针,有望成为积极的催化剂。特别是考虑到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第一季度资本支出相对保守,大摩预测,随着下半年市场的推进,它们将加大在算力方面的投入。
具体来看,腾讯正计划将这部分算力用于AI应用、广告技术的升级以及云端服务的拓展。而阿里巴巴的野心则更为宏大,不仅要用AI赋能其核心电商业务,还将大力推进“通义”和“夸克”这两大AI产品的落地,同时自然少不了云端服务的升级。至于百度,则致力于将基础搜索业务全面向生成式AI转型,并持续发力云服务以及备受瞩目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早在消息披露之前,已有风声传出,包括腾讯和字节跳动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正积极为采购英伟达H20芯片而展开行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订单在送往美国政府审批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目前,字节跳动和腾讯都已进入了申请流程。
然而,这场芯片市场的变动,也可能将另一家中国科技巨头推向风口浪尖。根据美国白宫AI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David Sacks的观点,允许英伟达以“降级版”芯片重返中国市场,其深层考量之一,是为了遏制华为在该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他认为,适度引入英伟达的“弱化版”产品,可以防止华为完全占据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进而阻碍其扩张规模并扩大与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竞争。
过去一年,华为在AI领域可谓是风头正劲,特别是其推出的Cloud Matrix技术,能够将384颗昇腾芯片集结起来,协同工作。虽然就单芯片性能而言,华为与英伟达尚有差距,但通过大规模的芯片堆叠,其整体算力已能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如果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全部导向华为,无疑会加速其芯片技术的迭代和规模化进程。在这种背景下,英伟达H20芯片的回归,更像是对现有市场格局的一种微妙调整,既满足了部分中国企业的算力需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某一竞争对手的绝对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