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份来自摩根士丹利的科技硬件产业报告,直接点燃了市场对苹果下一代iPhone的期待。报告预测,今年第三季度iPhone的产量将达到5000万台,这份乐观的数字不止是纸面预测,更直接体现在了对台积电、鸿海等关键供应链厂商的“优于大盘”评级上。
纵观今年前两个季度,苹果iPhone的销量表现可以说是稳中有进。据摩根士丹利中国台湾地区研究部主管施晓娟透露,第二季度iPhone销量预计为4650万台,虽然环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去年同期却实现了高达19%的增长,这显示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韧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6月开始,供应链已经悄然启动了对新款iPhone的生产和备货。 鉴于零组件出货量的增长曲线已明显优于季节性规律,行业内普遍推测,备受瞩目的iPhone 17系列将在8月份正式进入组装出货阶段。
从印度海关的最新数据也能窥见端倪。6月份,富士康向印度地区进口的iPhone 17零部件占比已达到约10%,其中包括了显示屏、玻璃盖板、金属外壳以及后置摄像头模块等关键部件。此前业内预测,iPhone 17系列将在本月开始试生产,8月全面量产,为9月的正式发布做好准备。
今年的iPhone 17系列将迎来一次重大的产品线调整,预计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Pro版本将迎来iPhone历史上近七年来的最大尺寸改款,外观设计将采用全新的“大矩阵”方案。 更进一步的消息指出,背壳将采用铝合金与玻璃的拼接工艺,并且中框与摄像头模组将实现一体化设计,带来更极致的视觉和触感体验。
而定位独特的iPhone 17 Air,则有望打破苹果手机的厚度记录,机身厚度可能仅为5.5mm。 为了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预计Air版本将采用钛合金中框。不过,在屏幕技术方面,本代产品可能不会带来颠覆性的升级,备受期待的屏下Face ID功能可能仍未实现,用户仍将见到熟悉的“灵动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