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印度工厂将生产iPhone 17

富士康印度工厂将生产iPhone 17

嚯,看看这新闻,又来“爆料”了。富士康印度工厂居然提前上手iPhone 17了,还说要为了九月份的发布会冲刺量产?这操作,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我早就知道”的味儿。

早在2024年10月,就有小道消息说富士康印度那头儿已经在捣鼓iPhone 17了。现在呢,印度的《经济时报》又来添油加醋,说富士康从今年6月就开始从中国进口iPhone 17的零件,准备搞所谓的“全面试生产”。呵,全面试生产?这词儿用得真是妙啊,把前期的摸索阶段包装得好像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根据他们引用的什么“海关记录”,进口的零件包括了iPhone 17的屏幕总成、盖板玻璃、集成后置摄像头模组,还有那所谓的“机械外壳”。听起来挺唬人的,但仔细一瞧,这些iPhone 17的零件,在富士康6月份从中国的订单里,占比居然只有区区10%!

那剩下90%是什么?噢,是iPhone 14和iPhone 16的零件。苹果指望这俩老家伙能在2025年8月的印度重要节日期间销量大爆发?真有你的啊,库克。一边是新机的“试生产”,一边是老旧机型的“冲量”,这生意经算盘打得噼啪响,但别忘了,消费者又不是傻子,谁会真的为了老款机型在重要节日期间大肆消费?恐怕更多的是商家清库存的常规操作吧。

就那点iPhone 17的零件订单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富士康就是在“测试”他们的生产线,仅此而已。哪来的什么“全面试生产”?那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倒是言之凿凿,说富士康六月份开始收零件,七月份就开始“试生产”。

然后呢?八月份就准备量产了?苹果定在九月份发布新iPhone,据说就在2025年9月8号那一周。这时间表推得一套一套的,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实际情况是怎样,我们消费者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提前布局固然是好事,但这种隔靴搔痒的“提前试产”新闻,除了刷存在感,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还有,今年六月不是还传出富士康要在印度金奈附近的奥拉加达姆建厂,专门生产iPhone的外壳或底盘吗?这不,之前又说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建立了一个26亿美元的工厂,四月份的时候,消息人士又宣称那个厂会用来生产iPhone 16和iPhone 16e。一会儿这个厂,一会儿那个厂的,都快把人绕晕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苹果和富士康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上,确实在试图分散风险,把鸡蛋往更多的篮子里放。毕竟,谁也不想把宝都押在一个地方。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所谓的“新进展”,是不是也得结合一下背景来看?之前富士康还要求中国工人离开印度,据说是因为中国对技术和熟练工人出口实施了更严格的规定。这背后的逻辑,还不是中美之间没完没了的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那套“以牙还牙”的关税政策搞的鬼?供应链的转移,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重点。光看表面的“试生产”新闻,可就太肤浅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7月14日 下午5:01
Next 2025年7月14日 下午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