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管发布警用无人机应用系统,实现交通违法自动抓拍与上传

近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悄默默地端出了一款“黑科技”——交管专属警用无人机应用系统。这玩意儿,听名字就挺硬核的,号称要解决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比如数据传输安全、业务融合深度等等。说白了,就是让无人机这双“天眼”能更聪明、更高效地为我们老百姓的出行保驾护航。

这款系统到底有啥能耐?我们来扒一扒它的四大核心亮点:

首先,兼容性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即插即用”没毛病。无论是哪个“牌子”的无人机,只要是主流型号,都能迅速接入这个平台。从设备登记、远程操控到负载管理,一条龙服务,省时省力。这下好了,不同厂商间的“隔阂”被打破,装备更新换代也能更灵活了。

其次,“自动上传,处置闭环”,这是要玩真的。无人机抓拍到的违章行为或者发生的突发事件,能够自动上传到集成指挥平台。这意味着什么?非现场处罚将更加便捷,甚至还能通过“云哨”进行远程的预警提示,让违章行为无处遁形。这效率,啧啧,点赞!

第三,“无人值守,自动巡航”,这才是未来趋势。无人机可以被安置在特制的“机巢”里,自主执行巡航任务,甚至能根据设定的路线定时巡逻。一旦有突发事件,它能自动飞抵现场,还能进行远程喊话警示。更绝的是,事故现场的照片也能被它远程抓拍,并直接上传到“交管12123”APP,方便快捷得不像话。

最后,也是最令人期待的,“智能识别,秒级响应”。系统深度集成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实时分析无人机的视频流。什么实线变道、交通拥堵、行人上高速这类常见的交通“毛病”,它都能精准识别,而且准确率还超过了80%。想想看,这得多大的效率提升啊!

我国交管专属警用无人机应用系统发布:自动抓拍交通违法并上传

从技术层面看,这款系统通过标准的协议接口,大大简化了无人机接入的流程。不仅如此,它还能对包括机巢和无人机在内的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飞手信息的录入和维护,这为整个无人机交通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视频监控能力上,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在线无人机的航拍视频流,支持多画面切换、截图和录像,并将这些宝贵的视频资料无缝接入集成指挥平台。违法取证功能更是强大,能够通过绑定非现场执法路段,对违法照片进行初筛,并通过AI技术自动抓拍违法图像,确保信息关联的准确性并直接上传至指挥平台。

此外,系统还具备强大的远程控制能力,可以灵活设置巡航任务和进行指点飞行,实现对无人机的精准操控。预设的飞行姿态更是为自动识别和应对交通异常事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这个“黑科技”已经在辽宁大连、江苏无锡、苏州、南通,以及河南郑州、四川彭州等地进行了试点部署。据统计,平均每个试点单位每天能采集到237条实线变道、交通拥堵、行人上高速等交通违法和事件信息,识别准确率高达82.7%!这数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我国交管专属警用无人机应用系统发布:自动抓拍交通违法并上传

据了解,未来该平台还将持续优化,例如完善交通事故现场的图片抓拍功能,以及引入电子围栏等更高级的管理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7月13日 上午5:14
Next 2025年7月13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