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已经点头允许京东方(BOE)为iPhone 17 Pro在中国市场生产显示屏。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苹果又一次玩供应链平衡术,而京东方,也终于在这个高端市场里,啃下来一块“限定版”的骨头。
京东方这几年,一直给苹果供货,但大多都是些“低人一等”的iPhone型号。想挤进Pro系列?那可真是屡败屡战,磕磕绊绊。这次能拿到“准入证”,多少说明京东方的技术和生产质量,总算是有点起色了,至少能入得了库克的法眼。当然,这个“起色”的含金量还得打个问号,毕竟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
行业分析师崔聚坎(Jukan Choi)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这事儿发生在7月9日。他还提到,京东方显示模组的大规模生产资质,预计最快也要在7月才能通过审核。苹果这么折腾,无非是想分散风险,减少对三星显示器和LG显示器这些韩国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性。京东方呢,作为中国最大的OLED显示屏供应商,自然是苹果眼中“扶植”的对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苹果这种“雨露均沾”的策略,说好听点叫供应链多元化,说难听点就是通过“养蛊”来压低成本。供应商之间互相竞争,最后受益的永远是苹果自己。
苹果和京东方,一个要安全感,一个要存在感
苹果此举,明显是为了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壁垒高筑,把部分iPhone生产放在中国本土,自然能更好地满足当地监管要求。中国市场庞大,和本土供应商抱团,也能在政府和消费者面前挣点印象分。
对于京东方来说,这绝对是个巨大的突破。在高端显示面板上,京东方砸了血本,一心想追上三星和LG的脚步。能拿下苹果的订单,哪怕只是“中国特供”,也极大地提升了京东方的行业信誉。未来,京东方才有可能去争取更多苹果的生意,包括国际版iPhone的订单。
不过说起来,苹果和京东方的关系,那真是跌宕起伏。就在2022年5月,苹果还把京东方踢出了iPhone 13的供应链。原因?京东方未经允许,私自更改了薄膜晶体管的电路宽度,为了解决良率问题。苹果一怒之下,直接叫停了生产。之后,京东方可是花了大力气,才通过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稳定的生产,重新赢回了苹果的信任。所以说,现在的喜悦,也是曾经的“血泪史”换来的。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苹果在OLED显示屏上选择京东方,是其“多供应商”战略的延续。苹果一贯喜欢让供应商在价格和质量上互相卷。引入京东方这个新的OLED显示屏供应商,无疑又增加了苹果在与三星和LG谈判时的筹码。这种“制衡术”,苹果真是玩得炉火纯青。
显示屏市场,卷得飞起
在此之前,三星显示器和LG显示器一直是苹果高端OLED面板的主力供应商。这俩家公司提供的面板,都用LTPO技术,支持Promotion这种高刷新率特性。目前来看,三星在OLED生产能力和良率方面,依然是行业老大。
京东方在过去,屡次冲击Pro级别的面板资质,但总是因为各种延迟和良率问题而铩羽而归。它主要还是在低成本iPhone和替换屏幕的标准化OLED上取得成功。这次能拿到iPhone 17 Pro面板的入场券,说明它的技术确实有了进步,至少能满足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严苛要求。
而且,京东方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还能帮苹果省钱。国内生产可以避免一些进口关税,也能降低供应链的复杂性。分析师们都说,苹果的这种“多供应商”策略,不仅能降低生产风险,还能让供应商之间竞相压价。这招,真是一箭双雕。
生产与供应,接下来怎么走?
通常来说,苹果会在夏末开始大规模量产iPhone,以赶上9月份的新品发布。所以,合格的显示屏供应商能按时供货,对于保障面板供应至关重要。如果京东方显示模组的大规模生产资质能在7月获批,那么它在iPhone 17 Pro中国市场供应链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就目前来看,苹果并没有迹象表明会将京东方的Pro级面板用于国际版本,所以,这块“大饼”暂时还只是“中国限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