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iOS 18 上使用并了解减少打扰功能

如何在 iOS 18 上使用并了解减少打扰功能

苹果iOS 18中的“专注模式”又出幺蛾子了,这次是全新的“减少打扰”模式。号称要用那啥“Apple Intelligence”来智能筛选通知,既让你不漏掉重要信息,又能有效减少烦人的打扰。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

“Apple Intelligence”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像那些独立的ChatGPT类应用,而是号称“无缝融入”了iPhoneiPad和Mac的方方面面。但这恰恰也是最让人迷惑的地方!苹果每次吹嘘一个新功能,就不告诉你它到底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藏着掖着,生怕你多问一句。

“举个例子,”库克高徒费德里吉在WWDC 2024发布会上故作神秘地说,“你的iPhone可以智能优先处理通知,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同时确保你不会错过任何重要信息。”瞧这话说得,简直滴水不漏,实际呢?呵呵。

我倒不是要否认“Apple Intelligence”这个“减少打扰”功能可能带来的那么一丁点好处。但说白了,这玩意儿不就是现有“专注模式”的“plus”版本吗?苹果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专注模式”,从“勿扰模式”进化而来,让你能更细致地决定谁能在什么时候打扰你。现在搞个“减少打扰”,换汤不换药。

你要控制这个新的“减少打扰”模式?方法跟控制其他任何“专注模式”都一模一样,理论上设置入口也相同。打开“设置”,找到“专注模式”,然后你就能在列表里看到那个“减少打扰”的选项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所谓的“真正创新”

“减少打扰”模式和别的“专注模式”之间确实存在那么一丢丢“差异”。具体来说,就是这个鬼东西:你可以打开一个叫做“智能突破与静默”的选项。

这个选项呢,在“减少通知专注模式”的顶部赫然躺着。但更搞笑的是,你打开的任何一个“专注模式”,或者你新建的任何一个“专注模式”,它的顶部也都有这个选项!

所以说,“减少通知专注模式”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基础款,而这个所谓的核心功能“智能突破与静默”,你还得在每个你想要的“专注模式”里单独去开启。这设计逻辑,简直是把用户当弱智啊!

一旦这玩意儿打开了,“Apple Intelligence”就会根据它自己对“紧急程度”的判断,开始“智能”地给你优先处理通知。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但谁知道它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你那点隐私数据,是不是就这么被它“学习”了?

要知道,Siri以前就能帮你决定何时开启“专注模式”。你可以手动通过控制中心开启,也可以设定时间表,或者直接让Siri来帮你处理。Siri会根据你平时作息习惯之类的条件,来帮你开关“专注模式”。那时你只是信任Siri能帮你搞定。

Three smartphone screens display the Focus settings menu, Reduce Interruptions options, and Notifications settings for managing calls and notifications.
从左到右:和任何其他“专注模式”一样,你可以在“设置”中找到“减少通知”选项,其设置界面也大同小异。

而现在呢,你得信任“Apple Intelligence”能更进一步,只有在它判断通知“重要”的时候,才给你推送到位。这听起来就有点毛骨悚然了!

最让人害怕的是,你根本无法预测它会怎么做。你只能事后才知道,Siri是让你度过了一个高效的上午,还是让你完美错过了牙医预约。这种把控制权完全交给算法的感觉,真的让人很不踏实。而且,万一它“智能”错了,谁来负责?

控制“减少打扰”?不存在的!

既然这玩意儿也就是个“专注模式”的变种,那控制起来当然跟其他模式如出一辙。具体来说,你能设置:

  • 哪些人可以打扰你
  • 哪些应用能打扰你
  • 使用哪个壁纸
  • 使用哪个主屏幕和锁屏

诸如此类。结果就是,你可能阻止不了Siri的算法在后台瞎忙活,但你至少能搞点“例外”。你可以设置一个白名单,把那些你乐意接收通知的人和应用加进去。这算是给了你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控制权,聊胜于无吧。

制作联系人白名单

  1. 前往“设置”,找到“专注模式”
  2. 点击进入某个“专注模式”
  3. 开启“智能突破与静默
  4.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点击“联系人
  5. 选择“静音来自以下联系人的通知”,或者“允许来自以下联系人的通知
  6. 点击“添加联系人”

这里我强烈建议你选择“允许来自以下联系人的通知”,而不是“静音”。你想想,如果你选择“静音”,那你可能需要翻遍你的整个通讯录,一个一个地选择是静音还是不清静。那工作量,想想都头皮发麻。

而选择“允许来自以下联系人的通知”就简单多了,你只需要把那几个你不想错过的人加进去就行。这简直就是苹果“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巅峰”体现啊,连这种小细节都懒得帮你优化到极致。

制作应用白名单

  1. 在你之前选择“联系人”的地方,现在点击“应用
  2. 选择“静音来自以下应用的通知”,或者“允许来自以下应用的通知
  3. 点击“添加应用”

现在你可以设置,例如,天气应用不会再因为半小时后可能下小雨这种破事来烦你。还有很多细致的调整选项,包括关闭通知角标之类的。嗯,这算是在一片狼藉中给我了一点点“安慰奖”。

当你关闭通知角标时,你虽然知道有未读消息或待办事项,但看不见那些高数字的红色角标,确实能让人心情放松一些。这算是这个功能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了吧。

你真的在掌控一切吗?

什么时候屏蔽某个人或某个应用,这由你决定。是永久屏蔽还是定时屏蔽,也由你决定。但是,“Apple Intelligence”在幕后是如何运作的?这可就不是你说了算了。

你可以脑补一些它的运作原理。比如,一封邮件如果提到你今天下午的家长会,那它很可能会因为包含了“今天”这个日期而被“智能”地提高优先级。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它的判断逻辑是否严谨呢?会不会因为某个关键词的误判,导致你错过真正重要的通知?谁知道呢。

但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白名单选项,直接对它说“不”。你不想让“Apple Intelligence”给你推送某个人的通知,也不想推送这十个应用的通知,直接禁用!这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自保方式。

你还可以更深入地调整选项,比如只在周五允许Instagram的打扰,但周一考试期间绝不允许短信通知。你甚至可以设置“专注滤镜”,让你的电子邮件收件箱不显示未读邮件的数量。这算是把“掌控感”做到了极致,但前提是你有这个闲心去折腾!

或许,这才是“Apple Intelligence”和它的“减少打扰”模式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吧。是的,在我们需要集中精力时,它能带来一丝平静,但这种平静的代价是,你得付出巨大精力去了解它、设置它、并祈祷它不会“智能”过头。最终,我们只是从不断被通知打扰的苦海中,掉进了与苹果那捉摸不定的“智能”算法搏斗的另一个深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4年7月31日 下午11:15
Next 2024年8月1日 上午12: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