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核心模型部署物理隔离,需严苛许可才能上网

OpenAI,这家站在人工智能浪尖上的公司,最近似乎也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为了打桩固本,防范严峻的企业间谍活动风险,他们近期可以说是把安全体系来了个“大翻新”。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动真格的战略性升级。

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一个名为“信息隔离”的新政策。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对谁能接触到那些金贵的敏感算法和尚未亮相的新产品,做了严格的界限划分。比如在他们那个神秘的“o1模型”研发阶段,规定里赫然写着:没经过层层过关、没拿到“通行证”的团队成员,公共区域一律不得讨论相关细节。这架势颇有当年军事机密的味道了。

当然,光有政策还不够,硬核措施这才叫到位。OpenAI把自家最宝贵的“家当”——核心专有技术,直接塞进了隔离的离线计算机系统里。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与大网“绝缘”。办公区域呢?生物识别门禁(没错,就是指纹那种)已经成为标配,让你每一次进出都留下清晰的“数字脚印”。上网?“默认拒绝”成了规矩,任何一次对外连接都需要明确的授权指令,想“随便看看”?没门。

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更是被大幅提升,连网络安全团队的规模也跟着膨胀了好几倍。这背后,不难看出业界对于外国竞争对手觊觎OpenAI知识产权的普遍担忧。毕竟,你做得越好,就越容易成为被瞄准的目标。不过,这场升级的另一层深意,可能还隐藏在人工智能领域那场旷日持久的人才争夺战中,以及公司内部前不久发生的“小插曲”——CEO奥特曼的內部发言意外泄露。这说明,内部的隐患,同样不容忽视。

OpenAI核心模型采用物理隔离:为防窃密 上网需明确许可

总的来说,OpenAI这次的“安全攻防战”,既是对外部风险的回应,也是对内部管理的一次重塑。在这个信息爆炸且高度竞争的时代,无论是技术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如何守住自己的核心价值,将是一门永远的必修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7月9日 上午7:25
Next 2025年7月9日 上午7: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