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的芯片豪赌:苹果吐露“硬核”经验,小米的“玄戒”之路刚刚开始
近日,科技巨头苹果在芯片研发领域再次发声,其硬件技术负责人约翰尼斯·斯鲁吉坦言,自研芯片是一场“巨大的豪赌”,需要“敢于下注,并且绝不回头”。此番言论在业界引起广泛共鸣,尤其是对于同样在自研芯片道路上摸索多年的小米而言,仿佛是一剂强心针。小米创始人雷军曾深刻表示,认同苹果关于“豪赌”的观点,并以此来形容小米在自研芯片上的投入与决心。
小米的自研芯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出备受瞩目的3纳米澎湃OS“玄戒O1”之前,小米亦有自研芯片的尝试,但成果未能尽如人意。然而,雷军从未放弃,此次“玄戒O1”的发布,更是小米长期主义的体现。据雷军透露,仅为“玄戒O1”就已耗资135亿元人民币,而小米的芯片研发征程则可追溯至2014年,至今已累计投入长达十一载的光阴。雷军的话语掷地有声:“芯片行业最核心的是长期主义。”他强调,“玄戒O1”的发布只是第一步,未来的5年甚至10年,小米仍将持续投入,直到在商业模式上形成完整的闭环。
斯鲁吉还分享了苹果在芯片设计中的关键经验,即必须“借助最先进的工具,包括来自EDA厂商的最新芯片设计软件”。他尤其提及生成式AI技术在芯片设计中的巨大潜力,“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设计工作,这将大幅提升生产力。”这预示着,在未来,AI技术将成为芯片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加速器,帮助科技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苹果的经验与小米的实践,共同描绘了当前科技行业在自研芯片上的决心与挑战。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与资本的较量,更是对于企业前瞻性布局与长期主义精神的考验。小米“玄戒O1”的问世,标志着其在芯片自研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能否如愿构建起稳固的商业生态,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