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卖江湖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双雄争霸”,淘宝闪购与美团外卖的激烈角逐,让消费者们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优惠盛宴。这场火药味十足的补贴大战,不仅点燃了用户热情,也让商家和外卖小哥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活力。
据了解,淘宝闪购祭出了18.8元的大额红包,而美团外卖则推出了多张饮品兑换券,双方可谓是“撒币”毫不手软。这场突如其来的“外卖大战”,让众多消费者尝到了“薅羊毛”的甜头,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用户分享的喜讯,纷纷晒出自己“承包”一周饮品的战绩,或是以低廉价格囤积速冻食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此次大战的火爆程度也直接体现在了ยอดสั่งซื้อ(订单量)上。根据统计,在周末的激烈交锋中,美团外卖当日订单量超过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约1亿单。而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单日订单量也超过8000万,非餐饮订单占比更是高达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更是突破2亿大关。商家们也普遍反映订单量激增,部分热门门店的点单系统甚至一度瘫痪。而外卖小哥们则是在高温中穿梭,通过“订单爆表”和翻倍的配送费,时薪一度超过百元,月收入有望轻松破万。
从本次战役的战略层面来看,淘宝在7月初便以“促销费反内卷”、“500亿补贴”的姿态率先发难,目标直指与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份额争夺,甚至提出了“划江而治”的长期目标,意在通过即时零售领域,打通网络购物与即时消费的边界。与之相对,美团则迅速响应,开启内部大规模动员,以餐饮订单为主导,巩固其在核心外卖业务的领先地位。双方在宣传侧重点上的不同,也暴露了各自的战略意图:美团欲守住“外卖一哥”的宝座,而淘宝则着眼于更广阔的即时零售市场,企图将“瓜果奶茶”之外的即时消费纳入其版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淘宝在用户补贴和订单量上取得了 significant(显著)的进展,但面对美团的强力阻击,双方的竞争仍处于胶着状态。高盛的分析指出,此轮大战的胜负将取决于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美团能否维持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阿里能否追平甚至反超美团,以及京东能否稳住2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将是后续观察的焦点。
然而,在这场看似白热化的竞争背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微妙。外卖大战硝烟弥漫之际,阿里、美团、京东三家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这与激烈的市场投入不无关系。但有趣的是,受此轮活动的带动,“奶茶系”及部分食品饮料板块的股票却逆势飘红,这或许是本次大战的另一层市场解读——用户消费力的激发,也为相关消费品行业带来了意外的红利。
回顾过去,不少人认为外卖市场已是大局已定,巨头们形成稳固的格局。然而,京东从零起步,两个月内抢占2000万以上订单,以及淘宝闪购订单量翻三倍的表现,都证明了市场依旧充满变数。这轮以“淮海战役”为代号的竞争,正如历史上的战役一样,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也预示着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远未结束。正如市场上流传的观点所言,当头部玩家的地位出现松动时,新的挑战者将蜂拥而至。未来,我们或许还能看到更多互联网巨头加入这场即时零售的鏖战,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