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7月7日报道,苹果产品的一大迷思终于有了答案:为什么它们感觉就是比别人更“皮实”?近日,苹果首次向大众开放了其严苛的产品耐久性测试流程,让外界一窥其在设备耐用性背后的“肌肉”和“脑力”。
要知道,在超过200个产品测试 ठिकाणी内,数以万计的iPhone在上市前都要经历仿佛“生死考验”般的严峻筛选。苹果的测试手段可谓脑洞大开,各种极端环境模拟、液体侵袭和令人心惊胆战的跌落测试,都是为了提前预判产品可能遇到的“硬仗”。当然,如何在坚固耐用、轻巧设计以及成本控制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一直是各大厂商都在绞尽脑汁的难题。
连以独立研究著称的Counterpoint Research都忍不住为苹果点赞,直言苹果在提升iPhone及其他产品耐用性方面,“投入了非同寻常的精力”。
他们观察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在二手智能手机市场,iPhone的保值能力竟然比安卓设备高出40%。这还不算完,再加上苹果长达五年的软件和安全更新承诺,这意味着这些设备不只是能用几年,而是很有可能迎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人生春天”。这不仅是品质的体现,更是对消费者长久价值的承诺。
Counterpoint Research further observed that Apple’s other hardware products exhibit similar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metrics, a ke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iPhone’s over 56% market share in the global refurbished smartphone market.
一个挺有意思的发现是,耐用性和可修复性并非总是一对好搭档。有时极致的坚固,反而让维修变得复杂;而那些设计得容易拆卸和修理的设备,也未必百分百能抵御所有损伤。如何在两者间拿捏分寸,无疑是苹果在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