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持续向外界开放其产品耐用性测试,旨在让消费者了解公司如何平衡iPhone及其他产品的设计、耐用性和可修复性。
为了反击某些为了流量不惜故意破坏苹果设备的视频博主,苹果邀请了一些不参与此类行为的知名博主以及行业研究机构,参观了其一处测试设施。
Counterpoint Research(集邦咨询)正是受邀参加最近这次参观的机构之一。尽管iPhone等产品广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但那些爱惜设备的用户通常能在升级后将旧设备转赠他人。
苹果用于测试的设施模拟了各种最糟糕的情况,包括环境因素、液体/水侵入以及跌落测试。虽然设计出更具抗损能力的产品并非不可能,但苹果及其竞争对手必须在防护能力、重量、材料成本等诸多因素之间找到平衡。
Counterpoint指出:“我们亲眼目睹了持续100小时的盐雾腐蚀测试、高强度光照测试,以及来自亚利桑那沙漠的灰尘暴露测试,以分析细小沙粒进入iPhone扬声器或充电端口后会发生什么。在AirPods的一些测试中,甚至还涉及到模拟人工汗液和耳垢。”
然而,跌落是导致智能手机需要维修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为您的移动设备配备保护壳是保护手机背面和前面玻璃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大多数保护壳都有一个“唇边”设计,有助于防止跌落时前面玻璃直接受到撞击。
为了进一步完善其测试流程,苹果开发了一款机器人,“能够以不同角度甚至在不同表面,包括颗粒板、花岗岩板和沥青板上进行设备跌落测试”,该公司表示。苹果还对其产品进行振动测试,所有测试结果都由苹果工程师进行研究。
回顾2023年,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消费者智能研究合作伙伴)对iPhone和安卓设备的“存活率”进行了一项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大约60%的两类设备用户表示他们的产品表现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另有21%的用户报告设备有划痕,但仍可使用。13%的用户报告玻璃有裂痕但仍能使用,而只有6%的用户表示他们的设备损坏严重到无法使用。

CIRP统计的iPhone和安卓手机耐用性平均数据。图片来源:CIRP
Counterpoint Research发现,苹果在幕后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提升iPhone及其他产品的耐用性。“最终结果是,在翻新智能手机市场,iPhone的保值率比安卓设备高出40%,”该公司发现,“再加上至少五年的软件和安全升级支持,这使得苹果产品能够轻松进入第二甚至第三生命周期。”
Counterpoint还发现,苹果的其他硬件产品也表现出类似的性能和耐用性指标。该公司表示,这也是iPhone在全球翻新智能手机市场占据超过56%份额的原因之一。
Counterpoint在其报告中指出,他们从中学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用性和可修复性有时会相互矛盾。高度耐用的产品不一定更容易维修,而容易维修的设备可能耐用性较差。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工程设计难题,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考验着厂商的综合实力。
“上市前至少有10,000部iPhone接受严格测试,这种巨大的测试规模充分体现了苹果在质量保证方面的深度和广度,”Counterpoint指出。
苹果为旗下产品运营着超过200个测试设施。这表明了苹果在产品质量控制上的投入巨大,也从侧面解释了其产品为何能在市场上保持较高的声誉和保值率。然而,这种近乎工业级别的测试标准是否完全转化为用户日常使用的感知优势,仍有待市场和时间验证,毕竟,纸面数据和实际体验之间,有时仍存在微妙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