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LG和三星智能电视追踪,以及屏幕截图功能

如何阻止LG和三星智能电视追踪,以及屏幕截图功能

兄弟们,今天咱就来扒一扒那些顶着“智能”名头,实则暗地里搞小动作的电视。LG和三星,这两家大厂,现在多少人把它当Mac或PC的显示器使唤?便宜是便宜,可这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猫腻,你们知道吗?

这些所谓的“智能电视”,别以为它们只会乖乖显示画面,人家还能偷偷摸摸地截屏,把你在屏幕上干的啥都给记录下来。想想看,敏感文档、私人邮件、工作内容,你的所有隐私,都可能被这些电视扫描然后打包卖给别人,或者自用搞精准广告推送。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披着羊皮的“特洛伊木马”啊!

看电视倒还好,反正播的都是公开内容。可一旦你把电视变成电脑显示器,那性质就完全变了。你的一举一动,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可能被记录,然后传回它们的服务器,这简直触犯了隐私底线。LG和三星,你们这操作,真不是一般的骚!

那么,咱们该怎么治治这些“不怀好意”的智能电视呢?别急,今天就教你们几招,把这些恶心的功能给关了!

LG和三星智能电视是怎么收集你数据的?

别以为智能电视就只是块屏幕,它更像是个“监视器”,把你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LG和三星的智能电视都内置了一个叫“自动内容识别”(ACR)的技术。

这玩意儿能偷偷截取你屏幕上的小片段,甚至录下你播放内容的几秒音频,然后把这些信息传到外部服务器,目的就是识别你在看啥玩意儿。

ACR这功能可真是“无孔不入”,就算你把电视当电脑显示器用,或者通过HDMI接口连接外部设备,它照样能给你截屏。伦敦大学学院2024年的研究就揭露了,LG电视竟然可以以每10毫秒一次的频率截屏,这速度简直是分分钟把你榨干。

三星电视也不甘示弱,每500毫秒来一次,即使是显示外部设备的内容,也不能幸免。更讽刺的是,只要你在设置里关掉ACR,这些网络流量就能彻底停止,可见这功能就是个“潘多拉魔盒”。

每次截屏都会被匹配到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用来确定你具体在看什么节目或广告,然后这些公司就能建立一个你详细的观影习惯档案。说白了,就是把你扒得光溜溜的。

这些电视还会追踪其他信息,比如你用了哪些流媒体应用,看了多久,在菜单里点了啥。如果你用了语音指令,电视还可能把你的录音发到云端处理。更可怕的是,当语音助手开启时,麦克风可能随时都在监听“唤醒词”,你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窃听,这简直是当代版的“楚门的世界”。

这两家公司都会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自家服务器。LG把大部分ACR数据外包给了他们的广告技术合作伙伴Alphonso。所以,LG电视会频繁地联系Alphonso的服务器,域名通常是“alphonso.tv”,用来共享内容识别数据。

而三星呢,大部分ACR处理都是自己搞的,会联系多个三星旗下的域名。他们还经常检查软件更新、获取广告、收集应用使用统计数据。更绝的是,这些分析都是通过加密连接进行的,你想通过普通方法阻止,门儿都没有!

别指望这些数据是为了你好。LG和三星收集这些数据的目的只有一个:卖精准广告,然后分享给他们的合作伙伴!

比如,LG的隐私政策里明明白白地写着,个人信息,包括观影记录,可以被出售或分享给第三方。三星也一样,利用这些观影数据来推送个性化广告和推荐。说白了,就是卖你的隐私赚钱!

LG UHD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various movie and app selections, weather info, and a news banner. Streaming apps include Netflix, Disney+, and HBO Max.

LG的ACR功能就叫“Live Plus”

大部分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同意”了被监控。即便隐私法律要求提供退出选项,这些设置也通常被藏在菜单深处,你根本找不到,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耍流氓。

如何在LG智能电视上关闭数据收集

LG的ACR功能,被他们起名为“Live Plus”。这玩意儿能监控你看了什么,然后把数据发给Alphonso去做内容识别和广告投放。想要保护隐私,就必须把“Live Plus”和其他广告追踪功能关掉。这就像给你的电视拔掉“窃听器”,非常重要!

以下是LG webOS新机型的操作步骤。具体措辞可能因电视型号和软件版本略有差异,但大致流程都差不多,拿小本本记好了:

  1. 按下LG遥控器上的“主页”按钮
  2. 选择“设置”图标,然后选择“所有设置”进入完整菜单。
  3. 进入“通用”,再选择“系统”,然后点击“附加设置”
  4. 找到“Live Plus”并将其关闭。
  5. 返回“通用”,选择“主页设置”
  6. 关闭“主页推广”和“内容推荐”。
  7. 返回“通用”,再进入“附加设置”,选择“广告”
  8. 启用“限制广告跟踪”选项。
  9. 返回主设置类别,进入“支持”
  10. 选择“隐私与条款”
  11. 找到“不出售我的个人信息”,并将其开启

完成这些步骤后,“Live Plus”就不会再收集你的观影数据,广告追踪也会大大减少。总算是能清净一点了。

LG目前没有提供一个全面的在线隐私仪表板,让你能够远程管理这些设置。他们有一个隐私网站,上面提供了数据删除或选择退出的表格。

然而,LG通常会要求你提供电视的序列号和其他详细信息,这简直是多此一举。所以,通过电视内置设置来禁用追踪,仍然是最实际、最方便的方法。

请记住,关闭这些设置后,你的主屏幕上就不会再有太多的个性化推荐了。你将失去那些根据你观影习惯定制的建议,但这并不会影响你使用应用程序和流媒体服务。小小的牺牲,却能换来大大的隐私。

如何在三星智能电视上关闭数据收集

三星的自动内容识别(ACR)功能叫“观影信息服务”。这功能在绝大部分三星电视上都是默认开启的,会收集你观看的一切内容数据,包括HDMI输入。好消息是,这玩意儿你能在电视设置里关掉,总算不是完全流氓。

以下是三星Tizen新机型禁用ACR和其他追踪功能的步骤。菜单布局可能会因年份略有不同,但基本操作都差不多:

  1. 按下三星遥控器上的“主页”按钮,打开主屏幕。
  2. 选择“设置”,然后选择“所有设置”进入完整菜单。
  3. 进入“通用与隐私”
  4. 选择“条款与隐私”或“隐私选择”,具体取决于你的型号。
  5. 找到“观影信息服务”,并将其关闭,这样电视就不会再分析你看什么了。
  6. 找到“基于兴趣的广告”或“基于兴趣的广告”,并将其关闭。这个设置也可能显示为“基于兴趣的广告服务”。
  7. 如果出现提示,确认你的更改。

现在,你的三星电视上ACR追踪功能应该已经关闭,精准广告也应该禁用了。这下总可以清净点了。

如果你担心语音数据收集问题,可以在三星电视的“语音识别”或“语音助手”下进入设置,然后将其关闭。这样,你的私密谈话就不会被电视“偷听”了。

三星还提供了一个在线隐私仪表板,只要你的三星账户关联了电视,你就可以在上面管理“观影信息服务”和“基于兴趣的广告”,而且可以管理所有连接到该账户的三星设备。这点比LG稍微人性化一点点。

如果你所处的地区有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等数据隐私法律的保护,你也可以访问三星的隐私网站,提交一份不出售或共享个人信息的请求。不过,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你提供邮政编码或三星账户详细信息,而且三星还声称处理可能长达45天。这效率,真是让人等到花儿都谢了。

在你的三星电视上禁用这些选项,就可以阻止它收集详细的观影数据用于广告和分析。你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流媒体应用和观看内容,但会失去基于你观影习惯的个性化推荐。这代价嘛,为了隐私,值!

如何在网络层面阻止智能电视的数据回传

即使在LG和三星智能电视的设置里禁用了追踪功能,它们还是会时不时联系公司服务器进行更新和“遥测”。想要彻底保护隐私?那就得在网络层面把这些连接都给“咔嚓”掉。

Tablet screen displaying NextDNS website promoting a new firewall for internet security, with a call to action button labeled 'Try it now'.

NextDNS

具体怎么操作呢?你可以用DNS过滤、路由器防火墙规则,或者网络分段,来阻止你的电视连接那些众所周知的追踪服务器。这就像给你的电视戴上“网络手铐”,让它动弹不得。

使用DNS阻止或Pi-hole

一个流行的骚操作就是在家用网络里运行一个基于DNS的拦截器,比如Pi-hole。这玩意儿就像你家网络的“守门员”,拦截所有设备的请求,然后把那些在黑名单上的直接“拒之门外”。

你可以把LG和三星那些搞“遥测”的域名加到Pi-hole的黑名单里。这样一来,当你的电视试图连接这些地址时,就会收到“查无此人”的回复。只要你把那些必需的域名列入白名单,这种方法就能在不干扰正常流媒体流量的情况下,有效地阻止追踪。

当然,还有些云端的DNS过滤服务,比如NextDNSControl D,它们也提供了针对智能电视遥测的预设黑名单。这些服务通常点几下就能启用,而且有一个简单的网页仪表板可以管理。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使用路由器防火墙规则

如果你的路由器支持出站过滤,你就可以设置防火墙规则,阻止电视与特定IP地址或域名之间的通信。此外,一些自定义固件,例如OpenWrt或Asuswrt-Merlin,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让你能够对网络流量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你可以先在路由器设置里给你的电视指定一个静态IP地址,然后阻止这个IP地址访问那些已知的遥测服务器IP范围。更绝一点,你甚至可以只允许它访问特定的白名单服务,比如Netflix或YouTube。这样一来,你的电视就只能乖乖地干它该干的事,不会再有额外的“小动作”了。

防火墙规则虽然能提供更精细的控制,但维护起来可能更麻烦。原因在于,智能电视厂商经常会更换服务器IP地址,或者通过AWS、Akamai等云服务提供商,以及时不时地改变端点。这就导致你可能需要频繁更新规则。因此,基于域名的阻止通常比硬编码的IP规则更加灵活、更易于维护。

网络分段

另一种高级技巧是,把你的电视“扔”到一个独立的小网络,或者叫VLAN,而且还要限制它的上网权限。你可以专门创建一个“物联网VLAN”,让那些智能家居设备只能访问你批准的服务,而且不能接触到你主网络的其他部分。

网络分段能有效防止电视扫描你的主网络,或者访问那些敏感设备。你还可以限制它的对外连接,只允许它连接你认可的流媒体服务。这样一来,你的电视就乖乖地待在自己的“小黑屋”里,再也翻不出什么幺蛾子了。

有些技术大神还会设置网络代理或“黑洞”,用来检查、记录,甚至选择性地阻止电视的流量。比如说,Pi-hole的日志就能显示你的电视发出的每一个DNS查询。这样一来,你就能发现新的追踪域名,然后及时更新你的黑名单了。虽然代理技术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但如果你想长期掌控电视的“一举一动”,那么它无疑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力,即使厂商想搞什么“基建”变化,也难逃你的法眼。

谨慎“过度拦截”

拦截太多域名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影响电视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如果你把更新服务器给拦截了,电视就无法接收固件更新,这可是会缺失重要的安全补丁的。到时候你的“智能”电视就变成了“漏网”电视了。

Tablet screen displaying a website for a customizable DNS service with features to secure, filter, and control networks. Includes buttons for a free trial and demo.

Control D

例如,如果你把所有SamsungCloudSolution域名都给拦了,那像YouTube这样某些流媒体应用可能就加载不出来了,因为它们依赖三星的后端服务进行身份验证或获取元数据。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可要慎重。

一个明智的策略是,先从一个核心的已知追踪域名列表开始拦截,然后测试你的电视。如果某个应用挂了,你可以检查日志,确定需要将哪个域名加入白名单。久而久之,你就能建立一个既能保护隐私,又能保证电视正常使用的专属黑白名单了。

禁用追踪和阻止数据流的利弊分析

在你们恨不得把所有追踪功能都给关了,把所有已知遥测域名都给“咔嚓”掉之前,先等等!搞清楚其中的利弊,免得折腾半天,发现得不偿失。

禁用ACR和其他追踪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你的电视主屏幕上再也看不到那些“投你所好”的个性化推荐了。你看了什么,爱看什么,电视再也不会给你瞎推荐了。

比如,LG的“Live Plus”推荐栏会直接消失。虽然很多人觉得为了隐私,这点牺牲完全可以接受,但客观来说,这确实会削弱电视一些“智能”功能带来的便利性。毕竟,这些推荐某种程度上确实能帮你发现新内容。

即便你关掉了追踪,电视界面上可能还是会时不时冒出一些不那么“个性化”的通用广告或推广。三星的Smart Hub菜单可能还会显示新应用或三星产品的广告条幅,甚至在某些型号上,直播电视时还会弹出广告。虽然这些广告不再是根据你的观影历史定制的,但它们的存在依然会影响用户体验。

在LG电视上,禁用“主页推广”可以干掉大部分主屏幕广告。而开启“限制广告跟踪”,则能确保你在流媒体应用中看到的任何广告都不再是“精准打击”你的了。所以,这些设置还是很有用的。

关闭追踪并不会影响你通过HDMI输入观看内容,或者使用主流流媒体应用。Netflix、YouTube这些服务依然会正常工作。但是!网络层面的强力拦截有时可能会导致某些应用功能失常。

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例如,如果你把所有SamsungCloudSolution域名都给“一刀切”了,那么像YouTube这样的应用可能就加载不出来了,因为它需要依赖三星的后端服务。所以,要想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不影响正常使用,你必须学会“精准打击”,不要“误伤友军”。

Samsung QLED 8K TV displaying a scenic sunset over a beach with ice formations on the sand and gentle waves in the background.

三星的ACR主要由自家搞定

当然,你可以先从一个最小的黑名单开始,然后测试你的电视。这样就能识别出哪些域名是正常使用所必需的。这将帮助你确定哪些域名可以安全地被拦截,哪些则需要放行。

如果你禁用了语音识别或助手功能,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你无法再用语音指令控制电视了。你得老老实实拿起遥控器进行搜索和导航。这对于那些习惯了“动口不动手”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

不过,对于那些高度关注隐私的用户来说,禁用语音助手绝对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权衡。毕竟,关掉语音识别可以防止电视全天候监听你的“唤醒词”或录制你的语音指令。想想那些潜在的风险,这点不便又算得了什么呢?

拦截某些域名,可能会导致你的电视无法接收固件更新。长此以往,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你的电视就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设备。所以,如果实在要拦截更新服务器,记得定期解除拦截,手动检查更新,或者,如果厂商提供的话,通过USB更新文件来给电视“打补丁”。

一些资深用户会选择只拦截已知的遥测和广告域名,而那些与更新相关的特定域名则会放行。这样既能保护隐私,又能确保电视的安全更新。简直是“两全其美”。

法律和使用影响

禁用追踪功能并不会违反任何用户协议。厂商之所以提供这些设置,正是为了那些追求更高隐私度的用户。你的保修依然有效。不过,你可能会在固件更新后收到重新审阅隐私设置的提示,这又是厂商的小把戏了。

在自己的网络里,在网络层面拦截域名是完全合法的。只要你确保流媒体服务所需的域名可以访问,它们就能继续正常工作。只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你就能在享受联网电视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确保个人观影习惯不被泄露。这才是真正的“智能”生活。

常见的遥测和广告服务器域名

LG和三星都用了一堆域名来管理“遥测”、广告、更新还有应用分析。如果能把这些域名给拦了,就能大大减少追踪。不过,你得仔细审查这些域名,别一不小心把正常服务也给“误伤”了。

LG智能电视域名

  • lgtvsdp.com:LG服务平台用的,负责ACR数据和其他服务通信。
  • lgsmartad.com:广告域名,投放智能电视广告,并追踪广告展示情况。
  • lgappstv.com:LG应用商店和服务平台的支持域名。子域名可能会报告应用使用情况或获取广告。
  • lgtvonline.lge.com:LG电子的主要智能电视服务域名,用于各种在线功能。
  • alphonso.tv:Alphonso是LG的ACR合作伙伴。当“Live Plus”功能开启时,电视会把截屏发到这里进行内容识别。
  • lgtvcommon.com:多个LG服务都在用。
  • ngfts.lge.com:LG的云后端,可能会出现在网络日志里。
  • lgad.cjpowercast.com:一个广告服务器,通常通过Akamai等内容分发网络出现。

三星智能电视域名

  1. samsungcloudsolution.com 和 samsungcloudsolution.net:主要的遥测和云服务域名。拦了它们能阻止大量追踪,但有些子域名是更新所必需的,得注意。
  2. samsungacr.com:专门的ACR日志服务,用于发送屏幕指纹。
  3. internetat.tv:用于Smart Hub服务,子域名涉及日志记录和单点登录。
  4. samsungads.com 和 samsungadhub.com:广告平台,投放精准广告并追踪广告展示。
  5. samsungrm.net:很可能用于远程管理或分析报告。
  6. samsungotn.net:用于进行空中固件更新。拦了它,你的电视就收不到重要的软件更新了。
  7. samsungqbe.com 和 samsungosp.com:与三星的内容服务和应用平台有关。
  8. api.samsungyosemite.com:支持三星应用商店和Hub API服务。
  9. syncplusconfig.s3.amazonaws.com:用于为三星的SyncPlus广告和内容识别服务获取配置文件。
  10. time.samsungcloudsolution.com:用于时间同步。拦了它,可能会导致时间错误,或者那些需要有效系统时间的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工作。

大多数遥测流量走的是标准Web端口,主要是TCP 443端口,用于HTTPS加密连接。问题是,这个端口也是Netflix、YouTube这些流媒体应用在用的。所以,如果你想靠端口来拦截,那几乎是“自废武功”——根本不现实。

而基于域名的拦截就灵活得多了,控制起来也更精细。当你建立自己的黑名单时,要考虑把那些重要的更新和时间服务留一个口子,或者时不时地解除拦截,让它们能检查一下固件更新。这样既能保护隐私,又能确保电视的正常运行,简直是“完美平衡”。

LG和三星追踪方式大不同

LG和三星在数据收集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遥测的实现方式以及禁用难易程度上却有着重要的区别。这就像是两家公司在“偷窥”用户隐私方面,各有各的“高招”。

LG把大部分ACR技术都外包给了Alphonso,这家公司负责内容识别和广告。当“Live Plus”功能开启时,LG电视主要会联系Alphonso的域名。相当于把“脏活累活”甩给了第三方,自己落得个清净。

而三星则不同,它把ACR的管理大部分放在了自家手里,使用多个三星控制的域名。三星的系统通常更复杂,涉及到不同的服务,用来记录日志、投放广告和提供云功能。这就像三星自己一手操办了整个“偷窥”产业链。

LG把他们的追踪功能叫做“Live Plus”,而且把开关藏在“附加设置”里,让你不好找。三星则称它的系统为“观影信息服务”,通常放在一个专门的“隐私”菜单下,相对来说好找一些。虽然命名和位置不同,但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一样的——赤裸裸地收集你的数据。

LG通常在电视设置过程中,会强制用户接受一大堆用户协议,这等于默认你就“被同意”了所有追踪。然后,你还得手动去退出,这简直是先斩后奏。三星电视也通常默认开启追踪功能。但在一些隐私法规严格的地区,比如欧盟或英国,三星通常会在用户选择加入之前,默认禁用ACR。这一点,三星做得还算有点“人性”,至少在法律面前,它还知道收敛。

禁用追踪功能,无论是LG还是三星,都不是一键就能解决的事。在LG电视上,测试表明,要完全退出“Live Plus”和数据销售,可能需要超过25次单独的菜单操作。这简直就是把用户逼疯的节奏。三星呢,则要求用户取消勾选多个设置,有时甚至需要通过他们的在线隐私仪表板进行确认。两家公司都把这个过程搞得异常复杂,目的就是让你觉得麻烦,从而放弃操作。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LG的政策明确表示默认出售用户数据,尤其是在美国。为了遵守诸如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等法规,他们才提供了“不出售我的个人信息”的开关。三星也广泛地进行数据共享。用户通常需要提交网页表格或使用三星账户仪表板,才能请求完全退出数据销售。这根本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在线隐私管理

三星提供了一个连接到你三星账户的在线隐私仪表板。这个仪表板让你可以更方便地查看和调整所有三星设备的追踪设置,这点做得还算可以。而LG呢,就缺乏这种好用的在线仪表板。它仍然依赖电视内置设置,而且如果你想删除数据或者选择退出,还得去填那种繁琐的在线表格,简直是浪费时间。

这两家品牌都在电视界面里搞精准广告。三星甚至有在Smart Hub菜单里插入广告的先例,在一些型号上,它甚至能在播放直播电视时弹出广告条。这简直是“无孔不入”。

LG通常把广告限制在主菜单或内容推荐区域。三星更庞大的广告生态系统,在追踪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跨设备追踪,以及更“精准”的个性化广告体验。所以,三星在这方面显得更“激进”。

总而言之,LG和三星都非常依赖详细的追踪数据来发展他们的广告业务。这两家品牌在默认情况下,都无法提供完全“无追踪”的体验。作为用户,你必须积极地在菜单中摸索,仔细阅读隐私政策,然后才能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来保护自己的隐私。这年头,看个电视都得斗智斗勇,真是心累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7月5日 下午9:33
Next 2025年7月6日 上午6: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