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7月5日消息: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日子,似乎没那么好过了。最新的数据显示,尽管苹果在第二季度的销量有所回升,但面对国内厂商的迅猛进步,以及自身品牌溢价能力的下滑,苹果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将整体小幅爬升,其中华为和苹果被点名将成为增长的领头羊。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促销活动,特别是Pro和Pro Max型号的降价策略,苹果在五月份实现了销量的增长,这可以说是其两年来在华销量首次出现同比增长。
然而,这增长的背后,究竟是产品力的胜利,还是价格策略的奏效,值得深思。与华为增速12%相比,苹果8%的增速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当苹果不再是那个“只涨不跌”的神话,仅仅依靠降价来换取销量,还能持续多久?
回顾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在国家补贴的助推下,从原价7999元直降至5499元,高达31%的降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无疑证明了苹果在中国的号召力依然强大,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智能手机产品趋于同质化的今天,价格已经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
更何况,时过境迁,如今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再将持有iPhone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理性消费的浪潮下,“降价”才是实实在在的硬道理。这意味着,苹果在中国市场上,是否应该将价格调整的更加灵活和常态化,已经成为摆在CEO库克面前的一道必须审慎解答的商业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