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觉得提醒事项这种工具型应用,不怎么需要改进吧?毕竟苹果在 iOS 18 上提供的功能已经挺完善了,用来记清单和提醒自己已经够用了。
然而,在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随着 iOS 26 的发布,苹果还是给这款应用动了不少“刀”。虽然整体框架没变,但界面焕然一新,而且还变得更“聪明”了。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主界面对比
提醒事项首次启动的画面,就能看出这次改动不小。iOS 26 和 iOS 18 的布局骨架倒是没变,顶部是几个主要部分,下面接着是“我的列表”,每个列表里都有对应的待办事项。
不过,提醒事项也和其他第一方应用一样,被苹果这次的“液态玻璃”(Liquid Glass)新美学“毒害”了。这玩意儿号称是苹果所有操作系统的全新视觉风格。
最初的变化体现在顶部五个主要分类的图标上:以前是白色按钮上套着一个小小的彩色圆形图标,现在反过来了。彩色占据了整个方块,白色只留给代表性的图标,美其名曰“更显高级”。听起来好像是苹果在暗示,现在整个按钮都能点了,而以前的圆形图标就像是在大白底上的小按钮,但实际上以前整个区域也都能点。这种变化,说是“高级”,不如说是为了统一风格而故意做出的改动。
“我的列表”部分周围的留白也多了那么一丢丢,号称这样点每个列表会更容易些。但实际体验下来,并没有感觉到质的变化,反而可能降低了信息密度。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iOS 18 [左] 的界面在 iOS 26 [右] 中被“微调”了。
在 iOS 18 中,界面的右上角有个点点图标,用来编辑列表和从模板加载。底部是创建新提醒或添加新列表的选项,下拉则会出现搜索栏。这种布局清晰明了,功能一目了然。
iOS 26 的做法彻底改了:右上角现在是一个“液态玻璃”药丸形状的区域,里面塞了搜索图标、创建新列表的图标,以及编辑列表/模板的按钮。底部则是一个单独的蓝色加号按钮,用来创建新提醒。这种设计,虽然看起来“整洁”了不少,但坦白说,直观性大不如前。苹果把文字提示换成了模糊的图标,用户需要花额外的学习成本去理解这些图标的含义,对于新用户来说尤其不友好。我甚至觉得,为了所谓的“极简”设计而牺牲易用性,这是一种倒退。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新提醒和新列表
创建新提醒的流程也改变了不少。大部分改动都集中在重新组织用户需要输入的信息上。
在 iOS 18 中,点击“新提醒”后,会看到“标题”和“备注”的文本框,然后是选择列表的选项和“详细信息”。点击“详细信息”会弹出日期、时间、位置、消息提醒和旗标的开关,还有标签、优先级、网址和图片等额外选项。这种分层式的设计,保证了界面的简洁性,同时又提供了足够多的自定义选项。
iOS 26 的更新则让你可以在一开始就输入更多信息:顶部直接放着“标题”、“备注”和“网址”的文本框。日期和时间的开关也直接显示,然后才是列表设置。这种把更多信息前置的设计,理论上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对于只需要快速添加一个标题的用户来说,反而增加了干扰项。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在 iOS 26 中,你可以 upfront 就添加更多数据。
“详细信息”链接依然存在,用于添加标签、旗标、设置优先级,以及位置和消息提醒(用于提醒用户的时间),还可以添加图片。苹果在这方面并没有改变请求的信息或选项。但就像 iOS 26 中的其他改动一样,这是一种“优化”,号称能让用户无需额外步骤进入“详细信息”就能添加更多内容。但实际体验下来,这种“优化”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是把一些选项提前了,并没有本质的效率提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列表”功能,它是向集合中添加新列表的方式。尽管苹果精简了创建新提醒的结构,但列表生成界面却几乎原封不动。甚至对于智能列表而非标准列表,iOS 26 中的所有内容都与 iOS 18 中所示的完全相同,只是稍微加上了“液态玻璃”的擦亮效果。这简直是敷衍了事,没有一点创新!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添加新列表的方式竟然毫无变化,这让人匪夷所思。
唯一的区别就是“液态玻璃”的一点点痕迹,以及顶部“完成和取消”变成了打钩和打叉的图标。这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可能苹果觉得这个功能已经“足够好用”了,所以就懒得改了吧。这种偷懒心理,真是让人失望。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列表视图和 Apple Intelligence
打开你的某个列表,看到的是通常的项目视图,你可以快速添加或勾选已完成的项目。这在 iOS 18 和 iOS 26 中都非常相似,对于一个列表应用来说,这也在意料之中。
最明显的第一个变化是,iOS 18 底部有“新提醒”文字,清晰地指示哪里可以点击添加新内容。在 iOS 26 中,同样的,右下角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加号图标。这种把文字换成图标的“优化”,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对我来说,明确的文字指示总是优于需要思考的图标。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列表查看方式和选项在两个版本中都非常相似,只有细微差别。
右上角的图标可以打开分享菜单,以及更多的列表选项。两个操作系统版本都拥有大致相同的选项列表,例如显示已完成任务、选择和重新排列提醒、调整列表信息、添加分区以及以列视图显示。
在 iOS 26 中,多了一个带有 Apple Intelligence 标志的“自动分类”选项。如果选中它,系统将会分析列表并将所有项目分到合理的类别中。例如,一个购物清单可以有乳制品、清洁用品和水果分区。你可以手动创建分区,但这个功能看起来相当强大,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创建合理的类别。这个功能确实是 Apple Intelligence 的一个亮点,对于大量杂乱无章的列表来说,能省不少事。不过,它的准确性还有待实际使用中的检验。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iOS 26 中的自动分类功能。
如果你不喜欢 Apple Intelligence 选择的类别,你随时可以通过几次点击禁用它们,返回到完整的列表视图,或者自己手动创建。这个添加的功能确实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可以轻松分类的长清单或任务。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手动将 50 个购物清单项目按类别分类,尤其是在有一个按钮可以为你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这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用户的痛点,但前提是 Apple Intelligence 的判别足够准确。
当然,既然 Apple Intelligence 现在是 iOS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醒事项中能做的还有更多。
苹果声称 Apple Intelligence 将能够建议添加到列表中的任务、购物清单中的商品和其他后续任务。它将通过检测 iPhone 上电子邮件和其他可读文本中潜在的项目来做到这一点。这听起来有点“智能”,但实际效果如何,以及用户是否愿意让系统如此“积极”地干预自己的列表,这都是未知数。毕竟,过度智能化有时会带来反效果,让人感觉被“监视”。
如果你经常在生活中使用任务清单,或者你觉得你真的需要它,那么这可能会派上用场。因为 Apple Intelligence 会“鼓励”你更频繁地使用提醒事项。这种暗示用户行为的“智能”,是便利还是“绑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提醒事项 iOS 26 vs 提醒事项 iOS 18 – 更“智能”的改变
提醒事项应用在 iOS 18 中表现得相当不错,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来说。作为一款用于保存列表和提醒用户的应用,它是一款优秀的应用,并且与第三方竞争对手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苹果在 iOS 26 中的调整保留了应用的核心和绝大部分功能。任何在 iOS 18 中使用提醒事项的用户,都会立即适应 iOS 26,并能迅速完成所需的工作。这种保持用户习惯的做法,至少不会让老用户产生排斥心理,也算是一种“稳妥”。
尽管苹果进行了一些调整,使其更偏向生产力,但 Apple Intelligence 的加入是一个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它并没有压倒或取代任何功能,而是增强了整体体验。但这种增强是否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值得商榷。
从简单的列表项目自动分类到建议添加项目,这些都是 Apple Intelligence 可以提供帮助的显而易见领域。但这些功能,第三方应用很早就有了,苹果这次只是“补齐短板”罢了,并没有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真正的问题在于,Apple Intelligence 在这款应用中,还能如何提供更有力的协助?目前来看,它的潜力似乎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或者说,苹果还留着“杀手锏”没放出来。但就目前而言,这些“智能”改变,噱头大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