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三类触碰底线行为会让我发脾气

AiSiri网7月2日消息,近日,在央视《对话》栏目的预告中,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抛出了一个观点:形容他最贴切的词是“脾气大”。这一表态,也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这位新能源汽车企业掌舵者的真实工作状态和管理哲学。

回溯至此前另一档节目中,李想曾因一次激烈的争执而成为焦点,视频中他掷地有声地喊出“你先听我讲完!”。对于那次的“发飙”,李想在预告中直言不讳地解释道:“当时发飙是因为有人在弄虚作假,节目把后面的话剪掉了。”这似乎也暗示了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事实与真相的重要性,不容许丝毫的模糊地带。

那么,究竟是何种情况会触动李想的“脾气”开关?他本人给出了三个清晰的触发点:第一,当他认为某个表述或方案“毫无逻辑”时;第二,他对团队“要求太低”,大家满足于“得过且过”的状态;第三,则是团队的行为“违背了公司的价值观”。这三点,实际上也勾勒出了一种对创新、追求卓越和坚守原则的商业追求。这不仅是他个人对工作的高要求,更是对整个团队理念的坚持。

李想称有三种情况会发脾气:表达毫无逻辑、得过且过、违背价值观

对于公司内部是否存在“敢对他发脾气”的人,李想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比例还不低。他甚至形容公司的会议场景,如果外人来看会觉得十分“奇怪”,因为大家似乎都在“吵架”。然而,李想对这种“吵架”模式却持支持态度。他早在之前的访谈中就曾解释过,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有“变态的要求”。他鼓励团队在会议中“要吵架”,因为这恰恰反映出大家都有着高标准、严要求,而不是普遍存在的“得过且过”心态。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理想汽车内部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以高标准驱动创新,以开放的辩论促进认知升级。李想的“脾气大”,或许是一种对产品极致追求的体现,也是一种对团队成员挑战自我、突破舒适区的激励方式。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这种敢于直面问题、鼓励尖锐讨论的沟通机制,是否正是支撑理想汽车持续前行的关键元素之一?这值得我们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7月2日 下午2:23
Next 2025年7月2日 下午4: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