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苹果正式推出了Apple Music。这个服务啊,听起来是给无数用户带来了音乐享受,但实际上呢?它让苹果背上了数亿的罚款,还硬塞了个根本没人想要的社交功能,简直是狗尾续貂。
如果你是Apple Music的骨灰级用户,从一开始就订阅到现在,那恭喜你,至少掏了1198.80美元了。虽然这几年价格一直在涨,家庭套餐更贵,学生套餐便宜点,Apple One捆绑包里也有,但不管怎么说,你这十年里头,钱是一直在往外流啊。
而且,除了那点可怜的试用期,你压根儿就没机会免费用这服务。跟它的竞争对手,特别是Spotify比起来,Apple Music就是死活不肯推出一个免费的、带广告的版本。
“作为一个公司,我们把音乐看作艺术,绝对不会免费赠送艺术品。” Apple Music的高管Oliver Schusser在2025年6月的一次音乐行业活动上,被《好莱坞报道》抓包时是这么说的。“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现在没有免费服务,将来也不会有,完全没这个计划。”
说起来也挺逗的,苹果明明是少数几家理论上能负担得起免费音乐服务的公司之一。Spotify,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简直是独占鳌头——虽然欧盟不信这个邪——倒是提供了免费音乐,结果却死活拉不到用户付费。
苹果自己的个人订阅套餐,比Spotify还便宜——虽然跟亚马逊音乐一样——而且无损音质直接成了标配。Spotify可以吹嘘自己因为播放量大所以给艺人分得多,但实际上,Apple Music每次播放给音乐人的分成更高。

2015年苹果首次在线宣传Apple Music,这画面,啧啧。
你可能觉得音乐流媒体这种业务,怎么也得是2010年之后才有的新玩意儿吧?那你就错了。其实苹果在音乐领域的探索更早,每一步都直接影响了Apple Music今天这个样子。
流媒体的起源
要追溯流媒体的起源?得回到1881年。没错,就是1881年。当时有个叫Theatrophone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线收听歌剧。这玩意儿最开始在法国流行,就是没留下欧盟当时有没有要求它开放技术给所有人的记录。
之后的106年里,音乐流媒体领域基本没啥动静,然后MP3.com横空出世。但那时候它也只是提供一些上传或独立音乐,根本算不上主流。
2001年,Napster,或者说Napster旗下的Rhapsody服务登场。到了2008年,Spotify诞生了——虽然它直到2011年才进入美国市场。
在这整个过程中,苹果一直在用iTunes改变世界,简直是颠覆了音乐产业的运作模式。它把音乐销售从专辑推向了单曲,iTunes无疑为流媒体服务铺平了道路。

iTunes当年确实牛,也确实是革命性的,但它终究不是流媒体。
但到了2014年,苹果终于按捺不住了——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进入流媒体音乐了。这可不是一时兴起,为了给自己开个好头,苹果豪掷了一笔史上最高的费用,砸下了一个流媒体服务。
2014年,苹果花了大约30亿美元收购了Beats。后来有消息称,Beats的老板Dr Dre因为提前泄露了消息,结果被苹果“讹”走了2亿美元,价格才勉强降到30亿以下。这波操作,简直了。
“One More Thing”
在2015年6月的WWDC上,蒂姆·库克在介绍完iOS 9和Mac OS X El Capitan之后,又来了一句“One more thing”,然后宣布了Apple Music。接着,他请出了吉米·艾欧文,这位通过Beats收购案加入苹果的大佬,他滔滔不绝地解释了为什么需要Apple Music。
“所以现在,2015年,音乐行业一片混乱,”他说。“你想听流媒体音乐?得去这儿。想看流媒体视频?得去那儿……想关注艺术家?更是一头雾水。”

吉米·艾欧文吹嘘苹果如何一直与音乐结缘,看看这架势。
“于是我联系了蒂姆·库克和艾迪·库伊,我说,‘哥儿几个,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更大更好的生态系统,拥有只有苹果才能做到的优雅和简洁?’”他继续道。“围绕音乐,有一个完整的理念?”
“正因如此,我今天才能站在这里,为所有辛勤工作的人感到骄傲,”他说。“我将向大家介绍Apple Music。”
Apple Music的登场
Apple Music从一开始就试图通过品质来差异化竞争。音乐库不可能比其他服务大得多或好得多——那时候连披头士都没有上线——但苹果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多。
具体来说,它加入了人工策划的歌单,比如至今仍在的“Essentials”系列。这可不仅仅是热门歌曲合集,Essentials歌单是从粉丝视角出发,对艺术家或乐队作品的精选,而且这些歌单还会持续更新,挺良心的。

Essentials系列这种人工策划的歌单,是Apple Music的核心优势之一。
Apple Music还同期推出了Beats 1,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电台。到现在,这个周年庆上,它已经连续广播了87672小时。当然,电台本身一直都在,只不过名字在2020年改成了Apple Music 1——当时苹果还推出了Apple Music Hits和Apple Music Country两个姊妹电台。
Apple Music的拓展
你可以说2025年的Apple Music和2015年刚推出时没啥区别。这服务在发布时完成度就很高,所以后来也没啥根本性的改动。
但实际上,Apple Music当初还想成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专门连接粉丝和艺术家。Apple Music Connect就是它唯一的败笔,2019年就灰溜溜地停运了。
说实话,这功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被抛弃,但苹果还是勉强撑了Apple Music头四年,真是执着。

艾迪·库伊努力推销无人问津的Connect,真是难为他了。
两年后,苹果又把目光投向了扩大Apple Music的用户群,收购了古典音乐流媒体服务Primephonic。更难得的是,苹果当时还公开宣布,此举是为了推出一个新的Apple Music Classical服务。
Apple Music本来就有古典音乐,但它们的目录管理远比普通流行音乐复杂。首先,几乎所有曲目都有多个版本,而且即使是同一个指挥家,多年来也可能与同一个乐团录制过两个版本,这整理起来简直是噩梦。
所以Apple Music Classical声称要提供更适合古典乐迷的搜索功能。它还承诺很快就会上线——结果直到2021年才姗姗来迟。

Apple Music Classical用起来还是有点笨拙,Mac版也还没影儿,但总算是来了。
即便如此,它也只在iPhone上推出了Apple Music Classical iOS应用程序,而且2021年的时候,这应用用起来还很笨重。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但它必须配合普通的Apple Music订阅才能用——比如创建播放列表这种基本操作,你得在两个音乐应用之间来回切换,实在是反人类设计。
后来它才陆续推广到更多平台,包括网页版。但到现在,Mac版还是没影儿,效率真是低到家了。
空间音频的推出
空间音频现在看来似乎没能大获成功,很可能大多数Apple Music订阅用户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玩意儿。但在2023年,这玩意儿对苹果来说可是个大事件——而且它确实能让音乐体验有所不同。
它也对艺人产生了影响。2024年,有消息透露苹果为了激励音乐人和制作人把他们的音乐重新混音成空间音频,会针对每流媒体播放额外付费,这招儿倒是挺精明的。
空间音频对有些专辑来说效果不明显,有些则显得多此一举,但对于某些专辑,它确实能让声音在周围环绕开来,营造出不错的沉浸感。

苹果刚推出空间音频时就是用这图宣传的,看看这浮夸劲儿。
此外,这也是苹果试图推动音乐技术发展的一个案例——而且没自动涨价。即使它后来又加入了整个Apple Music Classical这种额外的服务,价格也没立马同步上涨,也算是良心未泯。
当然,涨价是有的——Apple Music个人套餐最初每月9.99美元,2022年涨到了每月10.99美元。
不过话又说回来,苹果在欧盟吃了那么多罚单,总得有人替它买单吧。
欧盟在监管大型科技公司方面,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走在前列,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争相模仿。但它有个毛病,就是太容易相信Spotify的鬼话,张口闭口就说苹果在流媒体音乐领域搞垄断,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正是这种偏见,导致欧盟在2024年判罚苹果20亿美元,这也促使苹果发表了一份当时看来不同寻常的公开声明,驳斥欧盟委员会的指控。

今天的Apple Music——歌单、精选、推荐,还有每周更新的“最爱”和“高频播放”。
“这项裁决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就是Spotify,一家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公司。”苹果发言人当时表示。“今天,Spotify在欧洲音乐流媒体市场占有56%的份额——是其最接近竞争对手的两倍多——然而它却为苹果提供的服务分文未付,正是这些服务帮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这话说得,虽然有抱怨,但也透着一股无奈。
Apple Music的未来
苹果立刻就对那笔罚款提起了上诉,和所有其他法律案件一样,这官司肯定要拖好几年。但除了这点,关于未来,还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Apple Music会继续存在。
如果说还有另一件肯定的事情,那一定是Apple Intelligence会加入Apple Music。最近在2025年6月,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将被用于生成Apple Music播放列表。
然而,除了那些让这项服务独具特色的人工策划歌单之外,一直以来也都有算法生成的播放列表。比如,十年来的每个周二,每个用户都会收到一份新的“最爱”播放列表。
所以,接下来还能有什么新的突破,目前还不太清楚,但至少苹果在Apple Music上似乎没有停滞不前,还在努力折腾,希望能搞出点新花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