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别再为了一个充电宝在机场手忙脚乱了!民航局的一纸通知,从6月28号开始,没3C认证、标识不清、或者已经被召回的充电宝,都得跟你的航班说拜拜。这下好了,机场安检那是相当严格,一个不留神,你的“能量伙伴”就得被请出三界之外。
据报道,某机场一天安检下来,都能搜出三大筐被“罚没”的充电宝。那这些被“隔离”的设备到底去哪儿了?这背后可有不少门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边倒是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充电宝不幸被查,可以赶紧找个送机的朋友代劳。实在不行,可以试试快递邮寄。要是连这两条路都走不通,那只能忍痛割爱,选择自弃了。至于自弃的充电宝,机场方面表示,可能会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上交国库。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则是一个行李寄存服务点,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可以付费寄存,每天10块钱,但有7天的期限。过了这个期限,机场会自行处理,毕竟充电宝这东西“易燃易爆”,不能长期存放。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方案是先暂存至失物招领处,同样是收费,每天10块钱,还会给你一个暂存单,方便后续认领。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态度就更直接了,鉴于充电宝的易燃属性,不提供暂存服务,只能交给亲友或者快递邮寄。如果乘客选择自弃,安检会交给专业处理公司进行统一处置。
然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却悄悄流行起了一股“机场货源”的风。不少商家打着这个旗号,低价甩卖二手充电宝,声称是从机场安检处流出的。虽然不能排除其中一部分是真实所得,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买到的所谓“机场货”质量堪忧,存在鼓包、破损等情况,甚至被怀疑是商家利用“机场扣押”噱头,销售三无或假冒伪劣产品的套路。
所以,各位出行的小伙伴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出发前务必检查好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规定,别让你的充电宝在机场成为一道“风景线”,更别被不明来源的二手货给“割了韭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