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市场,风向要变了?
曾经被各路厂商寄予厚望的折叠屏,现在有点“冷静”了。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幅将大幅收窄,仅为 2.9%。更令人关注的是,他们预测 2025 年,这块市场可能会出现史上首次下滑,而且还是个位数。
Counterpoint 分析师 Jene Park 直言,三星表现不如预期,以及 OPPO 等厂商调整产品线,是导致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然而,就在大家对折叠屏的未来持谨慎态度的时候,行业里却传出一个消息:苹果要下场了!
精研科技就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如果苹果真的推出折叠屏产品,很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解决当下折叠屏手机的一些痛点。CINNO Research 研究总监刘雨实也认为,经过供应链多年的努力,折叠屏相关的技术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支持苹果入局。
想象一下,一个可能要萎缩的市场,加上一个手握顶尖生态的超级玩家,2025 年的消费电子市场,有好戏看了。
苹果入场,格局重塑?
折叠屏这几年发展得挺快,但增速放缓也是事实。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与前几年动辄翻倍的增长相比,2024 年的增幅确实有点“掉队”。
Jene Park 认为,这跟三星以及 OPPO 等厂商的策略调整有关。 同时,国内高端手机市场(5000 元以上)的占比,却在逆势增长。根据 CINNO Research 的数据,已经从 2020 年的 11% 增长到了 2024 年的 27%。
刘雨实表示,虽然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增速放缓,但高端机却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也因此,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也在持续提升。预计 2024 年,折叠屏手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将从 2023 年的 2.5% 提升至 4.2%。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苹果要来了。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爆料,富士康预计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开始生产“折叠屏 iPhone”。
苹果的目的很明确: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支撑其高利润和高品牌溢价。
刘雨实认为,近年来安卓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技术创新,为苹果的入局铺平了道路。柔性 OLED 面板的良率大幅提升,UTG 盖板的工艺也日趋稳定,铰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曾经困扰安卓厂商的难题,现在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刘雨实表示,苹果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已经相对成熟的供应链和技术,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比如,面板供应链已经从三星一家独大,变成了京东方 A、维信诺、TCL 华星、深天马 A 等多家厂商共同竞争的局面,这让苹果在成本控制和供应安全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更大的优势,当然是苹果的软件生态。刘雨实认为,苹果在 iOS 系统和 iPad 产品线上多年的积累,将为折叠屏生态的兼容适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研科技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苹果入局后,可能会解决当前折叠屏的一些痛点问题,为整个行业树立新的品质标杆,倒逼所有安卓厂商进行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不过,对于苹果这只“鲶鱼”能激起多大的浪花,市场看法不一。 有消息称,苹果首款折叠屏产品的定价可能高达 2000 美元以上,预计年均出货量在数百万台规模。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初期销量可能不会太大。
无论销量如何,苹果的入局都将对折叠屏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 TOP7 分别是三星、华为、摩托罗拉、荣耀、小米和 OPPO。 苹果入局后,这份榜单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值得期待。
供应链:果链厂商迎来新机遇
刘雨实表示:“折叠机构和折叠屏幕供应商,大多原本就是苹果的供应商,重合度较高。”
这意味着,一旦苹果启动折叠屏项目,富士康、立讯精密、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等核心供应商,将成为首批受益者。 蓝思科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市场上最早进入折叠屏供应的这一批供应商之一”,早在技术远未成熟的时候,就已经深度介入。
另一家“果链”供应商精研科技也透露,他们一直在配合大客户进行前沿的技术研发。 此外,立讯精密、领益智造等公司也早已公开表示要进军折叠屏市场。
刘雨实还提到,有传闻称三星显示已在为折叠 iPhone 的屏幕做准备,A 股上市公司铂力特等,也有望成为其轴承、中框等关键结构件的供应商。
不仅是苹果的核心供应商,整个中国本土的折叠屏供应链都已被激活。 刘雨实表示,“折叠机的高价值零部件集中在屏幕、铰链、盖板、电池及散热组件等,这些环节因技术难度大、供应链集中度高,成为产业链利润的主要来源。”
屏幕作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部件,自然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Counterpoint Research 分析师孟梦表示,面板仍然是折叠屏手机整机成本最高的部分,甚至超过了主控芯片,而铰链的成本约占整机的 18%。
目前,A 股四家折叠屏供应商均已实现向安卓品牌折叠机供货。 维信诺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对内折、外折、三折等不同折叠形态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已向多家品牌客户供货。 深天马 A 也表示,他们为传音旗下品牌 TECNO 的首款三折叠概念机 PHANTOM ULTIMATE 2 提供了屏幕支持。
除了屏幕,FPC(柔性电路板)、铰链、UTG 等细分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鹏鼎控股表示,折叠机的 FPC 用量提升,将为公司 FPC 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由于折叠屏手机需要进行多次弯折,对连接组件的柔性要求极高,FPC 的用量远超传统直板手机。
精研科技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其一季度的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终端对折叠屏和穿戴类设备的持续拉动”。 UTG 方面,国产厂商长信科技、凯盛科技均已具备量产能力。
总而言之,虽然今年折叠屏市场增速放缓,但苹果的入局,给产业链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Counterpoint 研究总监 Calvin Lee 表示:“供应链的信号显示,折叠屏订单量正在持续增长。目前来看,这并不像是一个趋于停滞的市场,反而更像是一个即将变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