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微软揭秘Win95年代PC厂商白嫖正版软件骚操作

AiSiri网6月25日消息,PC厂商预装软件,这事儿大家早就习惯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有些厂商为了让用户“免费”使用完整版软件,背地里搞了多少小动作?

微软工程师Raymond Chen近日就在博客上分享了一段Windows 95时代的轶事,揭露了当年PC厂商们是如何巧妙地“薅”软件厂商羊毛的。

话说当年,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技术刚起步,微软为了让老电脑也能用上这新玩意儿,就得想方设法识别各种PC设备。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扫描BIOS里的版权信息和固件日期。

结果,工程师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葩的版权字符串——“Not 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

这背后藏着什么猫腻呢?

故事是这样的,假设你买了Fabrikam(化名)的电脑,预装了“LitWare Word Processor”试用版。这软件挺贼,会检测自己是不是跑在授权厂商的电脑上,如果是,就自动解锁全部功能。

LitWare软件怎么判断呢?就是搜索BIOS里有没有“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这段版权字符串。

问题来了,有些没拿到Fabrikam授权的厂商,比如Contoso(化名),也想让自己的用户白嫖完整版LitWare啊!

Win95年代PC厂商白嫖正版软件骚操作

于是,Contoso灵机一动,在自家电脑的BIOS里加了这么一串字符:“Copyright Contoso Not 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

这样一来,LitWare软件一搜“Copyright Fabrikam Computer”,直接在Contoso电脑的复杂字符串里找到了匹配,立马“误以为”这是Fabrikam的机器,乖乖解锁完整功能。

高,实在是高!但这种小聪明,现在当然行不通了。随着技术进步,软件厂商们早就有了更可靠的防盗手段。这段故事,如今也只能当个饭后谈资,博君一笑了。不过也提醒我们,商战嘛,技术是矛,安全才是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6月25日 下午1:05
Next 2025年6月25日 下午6: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