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ri网6月25日消息,最近车圈高管们“吵架”的热度,比新车发布会还高。隔三差五就上演一场“口水大战”,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一语道破天机:本质上,这是价格战打不动了,厂商们开始转战舆论场,试图用争议言论来博取眼球,说白了,就是为了流量。
当真金白银的价格战无法持续,车企们便开始在公开场合“放狠话”,抢占舆论制高点。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把价格战的锅甩给竞争对手,塑造自己“被迫降价”的受害者形象。
不得不说,这招确实“高”,既能转移消费者对降价的注意力,又能顺带踩一脚对手,可谓一举两得。但靠“互喷”就能解决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有专家直言,车企必须追求20%以上的毛利率,合理的利润是市场健康约束,没有足够的毛利和合理的利润,是不道德的。
“前几年车圈受互联网思维和风头资本思维的影响,要先亏损后盈利,实际上做企业要奔着利润去,没有足够的毛利和合理的利润,是对企业的不道德,对供应链的不道德,对消费者的不道德,也是对社会的不道德。” 该专家补充道。
表面上看,高管互喷是“神仙打架”,实则反映了车企利润承压的窘境。当价格战成为常态,如何在保证利润的同时维持竞争力,才是所有车企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