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 2025)游戏服务分论坛在广东东莞松山湖落幕。与其说这是一场技术秀,不如说这是一场分蛋糕大会。核心议题就一个:鸿蒙生态,如何让开发者赚到钱?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站台发言,姿态很明确:“希望有更多富有创意和品质的鸿蒙游戏创作涌现出来”,话里话外,希望开发者们别光喊口号,真金白银砸出点东西来。
华为终端云服务互动媒体BU 总裁张思建也没藏着掖着:华为游戏中心要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且“鸿蒙游戏激励计划”还在升级。简单点说,就是技术支持到位,流量给够,让你在鸿蒙生态里混得风生水起。
新机遇:全场景互联是条路,但路况复杂
现在鸿蒙游戏有4900多款,量上去了,质怎么样?不说大家心里也清楚。鸿蒙主打“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听着诱人,但适配优化起来,坑也不少。全场景覆盖是优势,能不能转化为实打实的用户增长,还得看开发者的本事。
《英勇之地》的商务负责人现身说法,说鸿蒙全场景首发,首周流水300万+,鸿蒙平台占了30%,预约转化率高达40%。数据挺漂亮,但也得看到,《英勇之地》本身质量过硬,蹭上鸿蒙的热度,才能一飞冲天。换个平庸之作,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小游戏是另一个增长点,华为也在优化接入、强化套件。想靠小游戏在鸿蒙生态里捞金,就得抓住“即点即玩”的特点,快速转化用户。
独立游戏也有机会,华为游戏中心专门搞了个专区,但能不能摆脱“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关键还是得做出差异化。
总而言之,华为的激励政策很给力,但能不能抓住机遇,还得看开发者自己的实力。
新体验:花样不少,但用户买不买账是另一回事
游戏体验这块,华为想搞点新意思。内容社区、智能推荐、游戏助手,一套组合拳下来,希望能讨好玩家。但说实话,这些功能其他平台早就在做了,鸿蒙能不能做出特色,还得打个问号。
近场快传是个亮点,不用网络也能传游戏。还有《浮生忆玲珑》搞的桌面萌宝版,把游戏搬到桌面“云养娃”,想法挺有趣。但这些创新能不能真正打动用户,还得看实际效果。
《雷电:觉醒》能在华为小游戏App上实现90帧流畅画质,也算是个技术突破。但小游戏市场竞争激烈,光靠技术还不够,还得有吸引人的玩法。
新服务:全栈式服务是标配,但细节决定成败
华为想当开发者的“全生命周期护航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赋能套件、运营服务、技术支持、商务政策,听着挺全面。但服务这东西,最重要的是细节。能不能真正解决开发者的痛点,还得看实际操作。
《QQ飞车》手游分享了和华为合作调优的经验,用HiSmartPerf工具分析游戏性能,优化功耗。能降20%的功耗,对玩家来说确实是个福音。但优化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投入。
WebGE图形渲染技术提升了小游戏的画面表现,也降低了功耗。这对小游戏开发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能让他们的作品更具竞争力。
举办开发者大赛是个不错的手段,可以挖掘有潜力的团队和创意。但比赛只是个开始,能不能把这些创意孵化出来,才是关键。
总结:鸿蒙游戏生态,未来可期,但路还很长
华为想在游戏领域分一杯羹,决心是有的,投入也不少。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鸿蒙游戏生态的壮大,需要时间,更需要开发者们的共同努力。能不能打破现有格局,就看华为和开发者们能不能玩出新花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