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用iPhone拍摄”广告活动在戛纳获奖

苹果的“Shot on iPhone”广告宣传,这玩意儿从2014年搞出来就一直热度不减,现在居然还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拿了个“创意效果大奖”。

“Shot on iPhone”这破玩意儿,当初不就是为了宣传iPhone那套祖传摄像头系统吗?它说得好像“能上广告牌,那拍啥都够用了”。

根据《广告周刊》那边的报道,苹果就凭着“Shot on iPhone”这广告,居然在戛纳国际创意节拿下了创意效果大奖。这奖嘛,据说就是表彰它够“简单”,能让用户相信,一台iPhone加上一点点想象力,就能搞出点“大名堂”。

这活动之前苹果市场营销传播副总裁托尔·迈伦(Tor Myhren)还吹嘘成“简单得离谱的点子”,非要把苹果对广告牌的迷恋,跟这玩意儿和之前那套“Think Different”的成功广告相提并论,简直是强行拔高。

“Shot on iPhone”这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倒是真火了,用户都爱拿它炫耀自己用手机拍的照片和视频。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给这广告带去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但这算不算是苹果意外收获的“用户自来水”呢?

不过呢,对“Shot on iPhone”的批评也从来没停过,毕竟苹果展示的那些照片和视频,很多时候都得依赖一大堆额外设备。就拿它拍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来说吧,他们是用了iPhone没错,可那后面还跟着昂贵的镜头、稳定器和后期编辑软件呢,这叫“手机直出”?

A red and white Poke Ball beside a smartphone with an external lens attachment, capturing a close-up view.
‘Shot on iPhone’不等于‘仅用iPhone硬件’,而是附加了一堆专业设备。

然而,这种批评,你说它完全没道理吗?也不尽然。因为就算苹果用的是顶级的专业相机,那些设备和后期编辑也还是必不可少。只不过,苹果把相机换成了iPhone而已。从操作流程和专业摄影设备的角度来看,它做的仅仅是把核心拍摄设备替换了,整体的工作流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但话说回来,虽然普通用户没机会搞到那么多专业设备,可iPhone拍出来的照片和视频,未经处理直接发社交媒体,效果确实还行。苹果在图像处理上,对真实感、锐度、降噪和色彩的调校,确实让它在一众色彩饱和度过高的安卓手机照片里显得与众不同,这也许是它能吸引普通用户的关键。

“Shot on iPhone”也成了电影制作人“炫技”的资本。苹果经常会展示一些用iPhone拍摄的短片,甚至好几部院线电影都声称是用这台设备拍的。这其中就包括即将上映的《28年后》,据说它就用了iPhone 15 Pro Max,而且是以ProRes 4K 60帧的规格录制的。但这是否意味着iPhone完全替代了专业电影设备?客观来说,更多的是在特定场景下,其便携性和易用性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但高规格的电影制作仍会依赖更专业的器材。

苹果呢,估计又要在今年9月发布iPhone 17的时候,继续吹嘘它那套拍照和视频能力要怎么怎么升级。那台设备,再加上什么“摄影风格”、“苹果智能”和什么新功能,苹果大概是想继续坚持它那套“把专业级能力塞进你口袋”的陈词滥调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二次审核删除:fireflyrqh@163.com。
Like (0)
Previous 2025年6月20日 上午2:27
Next 2025年6月20日 上午7: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