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ire,这个古老的接口,估计是真的要彻底凉了。在macOS 26 Tahoe的首个开发者测试版里,苹果直接把FireWire的所有支持都给砍了。
虽然这只是个测试版,理论上还有“反悔”的余地,但你觉得可能吗?“系统信息”应用里,“FireWire”那一栏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开发者们也证实,FireWire设备现在既不会出现在“磁盘工具”里,也不会在“访达”里显示。各种迹象表明,苹果根本就没打算让它回来。
那些老掉牙的设备,比如第一代iPod,现在在“访达”和“磁盘工具”里也石沉大海了。就算你用雷电接口转接FireWire,macOS 26也根本不认这玩意儿了。
FireWire这东西,最早在1999年面世,那时候苹果在蓝白色的Power Mac G3上首次搭载了它,用来对抗当时慢得要死的USB 1.0标准。它官方名称叫IEEE 1394,初代FireWire的速度能达到400兆比特每秒。
乔布斯当年有个著名的演示:他拔掉一个FireWire硬盘,再插回去,文件传输居然能接着进行——当然了,这种“黑科技”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那基本就是玄学。
在那个年代,400兆比特每秒的速度可是USB的30多倍!所以它很快就成了数字视频编辑、外置硬盘和专业音频设备的首选接口。
FireWire代表了苹果对高速、多媒体未来的一种愿景。它支持点对点连接、低延迟传输、以及链式连接,这些概念在雷电接口普及之前就已经被FireWire实现了。
2001年第一代iPod横空出世的时候,FireWire简直就是它的生命线。初代iPod的同步、充电都得靠FireWire,而且必须得连接一台配有FireWire接口的Mac才能工作。
而且,在当时,它可能是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FireWire硬盘了。
如果没有FireWire,iPod可能根本就没办法起飞。FireWire塑造了苹果在21世纪初的硬件生态,从同步iTunes资料库到把数字摄像机(DV)画面导入iMovie,无不依赖于它。
2003年,苹果推出了FireWire 800,速度翻倍到800兆比特每秒,接口也更小了。但苹果之后就没有再继续采用IEEE 1394标准的后续版本了,包括那些光纤模式和超过800兆比特每秒的版本。
那时候,苹果其实已经开始把重心转向USB 2.0和雷电接口了。
漫长的告别
FireWire的衰落是缓慢而坚定的。USB 2.0在速度上很快就追了上来,而且授权费用也低得多。苹果从21世纪初后期就开始逐步淘汰FireWire了,最后一款带有原生FireWire接口的Mac,也就是2011年中期的iMac,到现在也已经超过十年了。
苹果通过各种适配器给FireWire“续命”,包括那个雷电转FireWire的转接头,直到2022年都还能买到。但macOS早在很久之前就停止积极更新FireWire驱动了。
到了2024年,大多数Mac用户其实早就不用FireWire设备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新闻”。FireWire设备本身就已经是小众中的小众了,雷电4和USB4基本已经把所有现代工作流程都覆盖了。
OWC雷电3扩展坞,带一个FireWire 800接口
那些还在用FireWire的人,要么就得把Mac系统停留在macOS Sequoia或更早版本,要么就得留着旧机器来访问这些设备了。
FireWire 的遗产
我今年三十多岁了,从来没用过FireWire。我们家2004年那台戴尔电脑上,可能有个IEEE 1394接口(FireWire是苹果的商标名),但我也记不清了。
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是我写的,我的合作者Mike Wuerthele说他相信我能做好这份研究,姑且算是夸我吧。
他说他以前很喜欢FireWire,但现在他也喜欢雷电。他跟我提过,他现在手头还有一两个FireWire硬盘,但现在FireWire被砍了,只有他的老设备才能直接读取这些硬盘了。
对我而言,等我开始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USB早就已经是主流了。FireWire即使在我2011年左右的大学电脑课上,也只是个脚注。
但尽管在我开始接触科技的时候,FireWire就已经风光不再,它 nevertheless(尽管如此)对整个行业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数字创意变得平民化,比如让视频编辑走进千家万户,也为早期的iPod提供了强大动力。
它定义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苹果正在把自己重塑为“数字中心”的核心,而Mac在iPod和iPhone诞生的早期,正是这个“中心”。
如果你曾经用Sony摄像机的i.link线把DV影像拖进iMovie,或者把上千首歌同步到你口袋里的设备里,那么请你停下来,稍微回忆一下。FireWire可能没能完全活过向苹果芯片的过渡时代,但它留下了一个“干净的传输速率”和一个“骄傲的遗产”。
顺便提一句,我们已经就此事联系了苹果公司。不过我们不指望他们能回复。